首页 新闻 聚焦 科技 财经 创业 综合 图片 视频

看见

旗下栏目: 看见 国内 文化 公益

青海民和永录博物馆艺术总监携手志愿者慰问皮影艺术家马生柱

来源:珠穆朗玛网 发布时间:2019-03-21

  珠穆朗玛网讯      3月18日,青海民和永录博物馆、永录文化艺术总监海合龙祥携手永录文化志愿者田学庆以及甘肃兰州海石湾净慈放生护生会—赵贵宾、钮海云、马成虎、王惠芳、蒋晓霞、爱心中国网摄影师蔡本旺等爱心志愿者共同走进青海海东大通县东峡镇克麻村,爱心慰问民间皮影艺术家马生柱。

  马生柱是爱心中国网创始人海合龙祥在几年前来到青海时遇到的一位身残志坚的民间艺术家,马生柱的人生苦难的,十几年前,马生柱因为一场意外事故从而导致终生落下残疾,左腿被截肢,胳膊也出现了严重萎缩情况。原本家中就不富裕,这下他的妻子又要照顾丈夫和儿子,因为长期重体力劳作,从而诱发了偏瘫症状,这让一个勉强得以维持的家庭迅速跌入了人间低谷。目前一家人的收入,全靠马生柱制作传统皮影维持生计。

  在2019年3月初,首届大美青海康格达旅游艺术嘉年华大型活动将要举办,海合龙祥忽然想起了这位民间皮影人马生柱,于是便同民和永录博物馆创办人讲了这位身残志坚的民间艺术家,并邀请马生柱前来参加活动。

  马生柱受到邀约,并带来了自己的两幅皮影创作。海合龙祥原想在那次活动中将两幅作品给拍卖掉,将善款捐赠给马生柱,以期改善他们一家的生活状况。马生柱谢辞了海合龙祥的好意,坚持将这两幅作品送给民和永录博物馆,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被民和永录博物馆所收藏,那便是他的一大愿望。海合龙祥当即表示,马生柱的皮影作品非常有艺术价值,代表着皮影人的最高成就,民和永录博物馆愿意接收当代艺术珍品,为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留出一席之地,用于陈列展览,让更多的人看到民间艺人匠心精神和独特手工艺。

  马生柱的家庭究竟是怎样的,大家仅仅是听说了,并没有去过。志愿者对于马生柱一家生起了牵挂,于是决定亲自走访一下。

  爱心志愿者积极响应公益号召,大家踊跃捐钱购买爱心物资,在去马生柱家中的时候,大家特意为马生柱一家购买了米、面、粮油、蔬菜等生活物品。

  马生柱家中房屋不多,比较陈旧,水泥地面,屋里并没有像样的家具。在这简陋的房屋中最为光环的摆件是马生柱皮影艺术作品,衬得房中有一种特别的情调,这便是穷困中对艺术的坚守。

  虽然时下已经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但青海海东地区白天最高温度仍低于10度,晚上还在零下。即便在风和日丽的晴天,待在屋里也能让人感受到几分寒意。马生柱请尊贵的客人坐在了床上,他家的床是土炕做成的。青海海东的农村家庭仍保存着中国最为古老的一种文化习俗,炕上坐,炕上聊天或吃饭。

  马生柱拿出一些自己制作的皮影作品,请海合龙祥和随行的志愿者欣赏,他对大家说,喜欢哪个,就拿走留个纪念吧。感谢你们过来看我,我是农村人,也不会说啥感激的话,真的太谢谢你们了。

  志愿者细细欣赏着每一幅皮影作品,皮影人物肖像制作很逼真、生动,颜色的搭配很巧妙,每一幅作品都有鲜明的特色,这都是马生柱亲手制作而成的。在欣赏这些皮影作品的时候,大家触碰到了一种久违的年代感,被这些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所折服。

  虽然皮影表演距离我们当下生活越来越远,人们往往只能从儿童剧院看到这样的老玩意,在没有电影,没有电视的时代,那时候能为人们带来快乐的艺术作品就有戏曲、歌唱、乐器表演、皮影表演。表演者运用不同的皮影模型编出不同的故事进行演绎,给了那些时代的人们带来了快乐。而在今天可以称得上皮影艺术的终结时代,一种大众的艺术变得小众化起来,甚至生存的空间都被严重挤压的没有立足之地。看皮影表演的人少了,耍皮影表演的人也少了,制作皮影的人更少,能够坚守这份技艺,实在太不易了。

  爱心志愿者对马生柱鼓励一番,并给他一家送上了爱心慰问金,希望马生柱能够坚持自己的艺术梦。永录博物馆艺术总监海合龙祥表示,未来民和永录博物馆不仅展出各个时代的艺术珍品,同样也将推出永录文化衍生品,打造属于永录文化IP,在这期间,将会与青海民传统艺术工作者对接合作,帮助民间艺术工作者拓展市场空间,让传统的工艺在当下文明中找到生存空间。今后民和永录博物馆将会着重对接民间即将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采取艺术文化帮扶,解决民间艺术工作者的生存难题,让有才华的能工匠人能够安心地将其所掌握的技艺发扬光大。

  公益人海合龙祥在此呼吁希望能有更多爱心人士以及企业家走进这个深度贫困的残疾家庭,帮助马生柱一家,关注马生柱的皮影艺术创作,助力他们一家早日脱贫。

 

  免责声明:珠穆朗玛网对于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网站信息发布内容的真假风险。
责任编辑:珠穆朗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