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聚焦 科技 财经 创业 综合 图片 视频

文化

旗下栏目: 看见 国内 文化 公益

崇义名医谢文淦回乡看望堂嫂

来源:珠穆朗玛网 发布时间:2017-11-05

  2017 年11月5日,清晨早晨五点半,住在崇义县城里的谢文淦起了个早,往常他都是六点半起床,今天起得早不为别的,是为了回乡下看望堂嫂何荣娣。

  正因探嫂心切,昨儿晚上倒不曾睡好觉,内心格外焦急。只因前日,乡下来的二嫂杨玉兰、三嫂何玉招两个老嫂子专程到县城崇义县益生堂为谢文淦一家送农家土特产。闲聊中,一位老嫂子说何荣娣堂嫂病了,最近几天下不了床走不了路,饭吃的少,人瘦了许多。谢文淦听后心下十分着急,恨不得当天下午返回家乡探望堂嫂。

  在谢文淦家中做客的中医爱好者谢华术听说谢文淦要回老家探望堂嫂,便要求一块去看望堂嫂。谢文淦见她心诚,带她一起回了家乡。

  好友幸水生开车一个多钟头陪着谢文淦来到崇义县麟谭乡独石村(原鹅科村)下龙峰组,何烈凤、谢振有、谢振来、谢章锦、何福秀热情接待谢文淦、谢华术、幸水生。家乡青山秀美,山间云雾缭绕,谢文淦顾不得欣赏风光,便赶紧进了屋看望堂嫂何荣娣。

    何荣娣今年85岁,瘦骨嶙峋,人倒也显得精神,气色还算不错。何荣娣如今已患上肿瘤疾病,然而家人并没有告知她,老人非常乐观的疾病。何荣娣说:“人老了,哪个不害病,又给你们添麻烦了。”谢文淦说:“大嫂,看你是应该的,不麻烦。近来一直忙,没空来看您,心里惦记着您老呢。我来的匆忙,也没有给大嫂买什么好吃的,给您一百块钱,您老想吃啥,自个儿买点吧。”何荣娣说:“兄弟,俺不缺钱,你在城里生活不容易,自个儿留着花吧。”谢文淦千求万求,堂嫂才肯收下一百块钱。

  谢文淦做起介绍,“大嫂,这是俺今年认的妹妹,家住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是土家族人。俺这个妹妹之前身体一直不太好,前两个月来俺这看病,用了中药调理,两个月身子全好了。这妹妹一心一意想学中医,就在俺家住下了,现在跟俺学手工大蜜丸制作。”谢华术和何荣娣打过招呼,从口袋里掏出五十块钱,“大嫂,来您家里也没带东西,给您五十块钱,您自个儿买点想吃的东西吧。”说着,谢华术便将五十块钱递给堂嫂,何荣娣一听是外地的客人,怎肯收下。谢华术一再央求,何荣娣勉为其难的收下五十块钱。

  何荣娣一生有三个儿子,六个闺女,何荣娣和老伴一生勤勤苦苦把儿女拉扯大,如今老伴已经去逝九年,儿女都很孝敬。何荣娣别看人老,这耳朵和眼睛特别好使,平常都是自己做饭吃,时不时下地干些农活。何荣娣一辈子心善,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总会给邻居送上一些。何荣娣在村里有个好人缘,破受大家敬重。

  谢文淦父母已经离世好多年了,现在一家人都住在县城,平常比较忙,很少回乡下。谢文淦每次回家,都会给堂嫂,还有家族的长辈们,以及村里的老人家送上过节的红包。如果不是何荣娣生病,或许谢文淦还要等到过春节的时候才会回老家。

  谢文淦看到何荣娣羸弱的身躯便忍不住的想起了自己的父母,一阵心酸袭上心头,眼泪差点掉出来。父亲活着的时候,谢文淦曾经答应要带父亲坐飞机,体验一下天上飞的感觉。怎奈每次都有各种事情,没能圆父亲的梦。当父亲去世后,谢文淦再次乘坐风机的时候,竟在飞机上哭了两个多钟头,下飞机的时候已经把眼睛哭的红肿。谢文淦曾经答应父亲,要带父亲去长城,只因自己一直忙于事业,一直没有腾出来时间,直到父亲的去世,给谢文淦留下了很大的遗憾。父亲离世后,谢文淦经常在身上中带着父亲的黑白小照片。谢文淦在父亲去世那段时间特意放下手头的工作,去了一趟北京,带着父亲的照片游览长城。谢文淦站在万里长城之上,仔细掏出包里父亲的遗像,仔细端详父亲,那一刻,谢文淦的泪水似如决堤的洪水,泪雨如注,对着父亲的遗照说,“爸,我们到北京长城了,爸,儿子圆了您登长城的梦。”

  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房一挖都承载着谢文淦儿时的记忆。这次回到家乡,却看到那么多房屋已被拆,不觉得又是一阵心痛,这青山绿水在不久的将来便会远离自己的视线,将会成为封藏的记忆。虽然进了城,却永远回不了农村,这是有生之年最大的遗憾,等到自己年老的时候,谢文淦也想守着几分薄田,住在这宁静优雅的农村家宅里慰藉晚年余生。

  谢文淦有句话说得很好,有温暖的地方才是家,没有温馨的地方只是房子。如今更多的人住进了宽敞的钢筋水泥土筑成的空间里,却也少了几分家的感觉。

  老家里的几位哥哥和嫂嫂,儿女都住进了城里,只有老人孤独的呆在家中看家护院。进去的城,回不了的家,人情味在竞争无比激烈的城市里变得越来越淡。谢文淦渴望守住这份浓浓的家乡味。因为每次回家的时候,全村的人都会来为你送吃的,围着你来转,请你到家了坐坐,叙叙旧,吃上一顿农家便饭。当你离开村庄的时候,又有那么多人为你送土特产,为你平安送行。这简直像极了陶渊明先生所写的“世外桃源”,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在这个村庄里仍旧保留着数千年传承下来的仁义礼智信——中国人的美德。


  若干年后,家乡将成为回不去的乡愁,谢文淦望着家乡的一山一水,莫不为此忧心忡忡。他担心的不仅仅是存留在村庄上百年或者数十年砖瓦房的消失,更担心这块人间的极乐净土一去不复返,再也看不到家乡那份浓厚的乡里之情。

  免责声明:珠穆朗玛网对于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网站信息发布内容的真假风险。
责任编辑:珠穆朗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