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聚焦 科技 财经 创业 综合 图片 视频

文化

旗下栏目: 看见 国内 文化 公益

河湟端午 深藏在心灵深处的味道

来源:珠穆朗玛网 发布时间:2017-05-28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伴随端午的味道,那弥漫了记忆的河床又勾起了对河湟端午的回忆。

  年年端午,唯有流年里母亲亲手做的凉粉儿拌凉面最回味悠长;经年里母亲做的菜包子、菜角儿、亲手缝制的香包叫我最向往,最能香气飘入我梦乡……

  一

  “西宁城里打一炮,兰州的城里到了;我向尕妹子要香包,五月的端阳节到了。” “杨柳弯来弯杨柳,五月端阳的绣球……”“五月里到了五端阳,杨柳枝搭在个房上;头草拔完了二草忙,把今年的收成盼望。” ……

  河湟谷地,人们把端阳节这天当作一个驱邪禳灾的日子。插杨柳、绑索儿、戴香包寄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说起河湟端午习俗,除了没有赛龙舟这一习俗外,其他习俗皆与江南一带颇为相似。作为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因中国历法的渊源(中国历法中,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有五月节、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浴兰节、女儿节、端礼节等诸多别称,而河湟谷地一直称之为“端阳节”。

  端午节是华夏大地古老的传统节日,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西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它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民间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但不论源自那种说法,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岁岁端午,总有淡淡的乡愁在心头。在淡淡的乡愁里,在青草覆盖的土地上,我在找寻曾经的那一份年少的记忆,寻觅那一股别具特色的河湟味道。

  记忆中,端午这天,河湟谷地农村家家门额及屋檐上遍插杨柳枝枝条(以此代替桃枝)和艾草(河湟地区将艾草种植在庭院花圃内,故称之为“家艾”),堂屋面柜上的花瓶里插上沙枣花枝、牡丹、芍药、丁香及艾草,以抵制“恶气”。小孩们胸前悬挂有草香的白兔,狮子、石榴、仙桃等形状的“香包儿”手腕上缠以五色丝线搓的细索儿,额头、口鼻、耳朵眼上涂上中药雄黄或青稞酒(由于青海并不产雄黄酒,但是在端午节这天,有些地区依然有用青稞酒代替雄黄酒涂抹孩子的额头、口鼻等习惯)。据说,因香草、雄黄、艾叶都有特殊气味,有了这些,可以使蛇、蝎、蜈蚣、蜘蛛之类远而避之。

  每逢端午,我与小伙伴们最高兴的就是跟随大人去河边砍杨柳枝、折沙枣花枝。端午节一大早,我与哥哥兴奋地跟着父亲到河边的小树林,从自家的林子里,砍下一大捆垂柳枝扛回家,插在大门顶、房檐上,再从自家的花园里剪下艾草装扮。

  由于河湟人家最忌讳在庭院里种植沙枣树。所以故乡的小村庄种植沙枣树的人家屈指可数。于是,一到端午,我家门口的那棵沙枣树就成为村里共有的花树。东家一束,西家一把,看着左邻右舍怀抱沙枣花的笑颜、闻听着孩子们在树上叽叽喳喳的欢笑,父亲微笑着站在树下指挥着树上折花枝的小孩。

  旭日东升,花红柳绿。朴素的庭院,美丽的河湟村庄,在勤劳质朴的农家儿女的装扮下,在承载的传统文化意味里,一整天沉浸在“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的诗情画意里。

  “荷包里包上些松布香,五端阳,酩馏里腌上些雄黄;尕妹是梧桐招凤凰,把窝盘到树上。”说起端午的很多节俗,都是围绕“祛邪避邪”展开的,如喝雄黄酒、插艾草,还有给孩子系五色索儿(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佩戴缝装有香料的荷包等,以达到祛邪、祛虫的目的。

  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陈示靓撰写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 “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的那种香囊就是这种河湟谷地妇女制作的香包。现如今,这些散发着香气,制作精美的香包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工艺品,也成为土族聚集地来自五湖四海游客们的纪念品。

  关于缝制香包,河湟民众特别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等。

  此习俗的由来,据民俗作家刘先生介绍,皆与端午节的形成有关,因端午节源于古代的避"恶日"。早在战国时代,人们已把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大戴礼》云:“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端午日临近,阳气最盛,各种蚊虫出现,而且时逢"重五",五是阳数,重五也有"极阳"之意。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阴阳和谐,对于这种阳气极盛的日子一般认为不吉利,恶疠病疫多泛滥,于是形成"躲午(五)"习俗,后来以讹传讹,遂成端午。

  二

  端午前后的河湟谷地的,艳阳高照,柳绿桃红,“花儿”嘹亮,点缀得这东风世界生机盎然。

  无处不春风,偏在柳色中。走进村落,只见土墙木屋的庄廓院落菜园里种满花花草草,弯弯曲曲的杨柳枝,笼罩着农家庭院中的屋檐,配上漫山遍野的翠绿,给人制造一种极富生趣的河湟仙境。

  由于河湟地区的青海人在历史上来自不同的地区,随着岁月的推移,勤劳智慧的河湟儿女在风俗习惯的基础上,糅合了本地少数民族的一些风俗,所以河湟谷地的端午节更具有独特浓郁的节日气氛,尤其是人们在端午节当天,拌凉面、做凉粉,带着吃食走到大自然中,尽情地唱花儿、喝青稞酒,有些地区举行转山、祭祀活动以及清洗家里的水缸等风俗,进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河湟文化。

  “端阳的早起撵野鸡,飞上着阳坡里上了;丢下的香包儿没取去,丢下菜角儿呛了。”记忆深处,每逢端阳节,在农家小院里,在葱郁的果树下,在麻雀、喜鹊、斑鸠等鸟雀的啁啾里,一家人围着方桌,品尝着端午节的味道——凉粉儿拌凉面、甜醅、韭菜包子、韭菜盒子、菜角儿……那凉面、凉粉上汪着的一层艳艳的红辣子、蒜、韭芽儿、醋,再佐以各种爽口小菜,一入口,人的味觉神经立时就兴奋无比。用筷子挑一撮凉粉儿拌凉面送入口中,韭香喷香,辣得抽气,酸得嘬嘴,爽心惬意。加之味美难忘的韭菜包子、韭菜盒子,那一刻情景的情景单就一个“爽”了得?

  由于河湟谷地地广人稠,端午节也不尽相同。由于生活条件的差异,海东市六县区和西宁的市民端午节的食品也有区别。乡里人早上以吃韭菜包子、韭菜盒子、菜角子(用韭菜或菠菜作馅,捏成三角形蒸熟而食,也在亲友间互相赠送。这个“三角形”,大概象征粽子,因为高原缺米,特别在农村更难吃到米,故以菜角代替粽子),下午饱食一顿凉粉儿拌凉面。而西宁人,由于条件比较好些,早上吃枣糕或粽子。如果自家无米,就到馍馍铺或超市买几个粽子应景。中午吃花缨萝卜的“羊肉熬熬(青海方言读“naonao”)。下午与乡里人一样。十多年前,住在西宁城里的舅爷常说,旧社会,每到端阳节晚饭后,西宁城里那些待字闺中的大姑娘们,由嫂嫂陪伴,纷纷走上城头举目远望。至此,她们才看到四郊一片葱茏,亲身感受到夏天来了。此景一度成为西宁城里端阳节的一道奇景。

  三

  孩提时候,在端午节这天,走在乡间小路上,常常会听到人们爱说的“多日不见,是不是‘癞肚儿躲掉端阳’了?”因为,河湟谷地民众将蟾蜍、青蛙之类一概称之谓“癞肚儿”或“癞呱呱”。它们本是一味中药,民间常捉来治疗儿童的“腮腺炎”(河湟地区叫“热疙瘩”),特别有效。人们急用时,一般到河边循着蛙声去捉。但端午节这天为何捉不到?据《月令七十二候赞》记载,农历五月阳气极于上(端午又曰“端阳”)微阴起于下,虾蟆无声,所以轻易找不到它们了。

  于是乎,端午节这天,我常与小伙伴们到河里去捉鱼,但至于有没有“癞呱呱”,终不得而知,且没有深刻印象。

  对于端午节捉不到青蛙或蟾蜍,民俗作家白玉基说,这源自民间的另一种传说:晋代作家葛洪的《抱朴子》记载,肉芝者谓万岁蟾蜍,头上有角,颔下有丹书八字,再重以五月五日中时取之,阴干百日,以其足画地,即为流水,带其左手于身,辟五兵。若敌人射己者,弓弩矢皆反还自向也。宋代李昉撰写的《太平御览》中说的更为具体:肉芝者,谓万岁蟾蜍。头上有角,领下丹书“八”字再重。以五月五日日中时取之,阴乾,百日,以其足画地,即为流水。带其左手于身,辟五兵……由于这些传说,哪些既想刀枪不入,又想寿命千岁万岁的好事者,便在端午节这天中午千方百计地捉“癞肚儿”,只可惜它们这时一起转入地下或水中,根本不在人前露面,等到夜间才出来寻食危害庄稼的昆虫。

  据白玉基说,《太平御览》中还把蟾蜍与驼背列在一起,说他们是人间最丑陋的形象。所以端午节这天,土族妇女不挑水。原因是端阳节是蛤蟆洗澡的日子,因此这一天的水喝不得。

  不论何种说法,在我的记忆深处,每到端阳节,父辈们就会在河滩筑起河坝,涨起一浪水,将骡马及端午前夕剪去羊毛的羊群赶到河里给它们美美地洗一个澡。

  “雄黄一撮酒一蛊,谢恩情,白蛇把药酒哈饮了;恍忽一阵醒一阵,没精神,许仙把白蛇哈哄了” “荷包绣下的双鸳鸯,龙王山上的不老松,鸳鸯戏水情意长,端午节这天最威风;阿哥情深把花儿唱,幸福的家园绘心中,甜甜蜜蜜洒在妹心上……”

  在艳阳的光谱里,绸缎般闪亮的花儿中,在葱郁的树林边,以往幽静的河滩,水花四溅、马嘶羊叫、欢声笑语。村庄,河湟的村庄,在粒粒似箭簇射向蓝天或从云际俯射而归的沙燕的伴奏下,在花儿优美的旋律间,平添一股“金蛇狂舞”般的浩浩之气,陡增层层淡美青新的色道儿……

  岁月悠悠,但记忆犹新。传统河湟端午,如同历史之井、时间之窗、岁月之泉。凉粉儿拌凉面 、菜包子、菜角儿、绑索儿这些极具特色的河湟班端午,装着河湟人的文化记忆和身份认同,也承载着河湟谷地端午节的时光味道。

  年年岁岁,大地轮回,我愿河湟的端午,柳枝飘逸、艾叶飘香、索儿色艳……(文/王祥奎  通讯员/郭生芳)

  免责声明:珠穆朗玛网对于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网站信息发布内容的真假风险。
责任编辑:珠穆朗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