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聚焦 科技 财经 创业 综合 图片 视频

文化

旗下栏目: 看见 国内 文化 公益

伙伴们不吃独食

来源:珠穆朗玛网 发布时间:2016-12-06

  珠穆朗玛网讯 但凡吃过食堂的小伙伴,都有过这样那样神奇的体验:食堂有最让人大开眼界的奇葩菜,譬如尖椒豆腐炒月饼、土豆馅的三鲜水饺、橙子炒肉、香菇炒汤圆……食堂里有情绪不稳定的盛饭阿姨,高兴时你要二两给你半斤,不高兴时你要半斤给你个白眼;当然食堂员工队伍里也混进过帅哥美女、出产过学霸……种种让人欲罢不能怀念不已的体验,让食堂菜被戏称为“中国第九大菜系”。

  当然了,食堂有出糗,也有浪漫的邂逅与分合,是发生各种故事的不二场所。

  这一切,都因为食堂是个群体共餐的场所。

  可要说在食堂吃饭是共餐,但明明是一人一餐盘各盛饭菜的,那不就是分餐吗?

  要搞清楚食堂是伙食还是分食,还要从我们的饮食制度说起。

  战国有四公子, 论翻云覆手、搅和政局的本事,很难分高低。但是论养贤士,

  谁也比不上四公子中的孟尝君。

  孟尝君食客三千

  孟尝君是战国时齐国的贵族,叫田文,以“轻财下士”著称,门下食客三千,权倾一时。他先担任齐相,发展合纵抗秦势力,后又担任魏相,联合赵、燕等国依附秦而攻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权变之臣。

  孟尝君能做到这样脚踏黑白,并能全身而退,和他拥有大量食客“得士” 有很大的关系。那么,什么是“士”?

  “士”的字形来自古代一种宽刃的战斧之形,手持战斧的人多是强壮有力的青年男子,由此引申出健壮、有能力等含义, “士”后来也指有能力的人。

  “士”在商周时期是贵族阶层(先秦诸侯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 大多是卿大夫的家臣。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刺秦王的荆轲是燕太子丹的“士”、三教九流是孟尝君的“士”、苏秦是合纵六国的“士”……各种不同的“士”在历史舞台上都留下了绚烂的一笔。

  “士农工商” 就是古代的四民,说白了就是办事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在中国古代,“士”的含义很广,既可以指士兵,也可以指士大夫、贵族, 还可以指青壮年男子,但最常见的含义应该是指具有某种技能或才干的人, 孟尝君的“士”就是这样有歪才的人(比如鸡鸣狗盗之徒)。

  孟尝君养士三千,就是养食客三千。

  我们看看何谓“食”:甲骨文的“食”,上边是个倒着的“口”,下边是食器中盛满了饭,表示张口吃饭。

  我们常说食君俸禄,替君分忧,就是接受别人的恩惠, 就要忠心替别人做事。孟尝君和食客,就是这样的关系:孟尝君供养他。

  我们常说食君俸禄,替君分忧,就是接受别人的恩惠, 就要忠心替别人做事。孟尝君和食客,就是这样的关系:孟尝君供养他们吃喝,他们为孟尝君出智出力。

  孟尝君宽宏大度,投奔他的人越来越多

  但是孟尝君有一点做得特别好,就是宴请食客时都和他们吃一样的饭。

  有一次,都晚上了,孟尝君招待新来的食客吃饭。这位老兄不知道是天生敏感还是老早就懂得细节决定成败,对一切都观察得特仔细,还真让他发现一个“重大”细节:仆人上菜的时候挡住了光!按说要是换了别人,可能也不觉得是什么大事;仆人来来回回地折腾,无意间遮挡一下光不是很正常吗?但是那位新来的“脑回路”却是这样的:“什么意思?干吗要挡上光不让我看清楚?哼!一定是看不起我!差别对待!故意给别人吃好的不给我吃!想都不用想,给我的饭菜一定比别人差!还想假惺惺地不让别人知道!这哑巴亏我可不吃!士可杀不可辱!是可忍孰不可忍!”想到这儿,这位老兄一把推开食案,起身就要走。孟尝君一看:“什么情况?” 连忙站起身,连手端着的豆都没放下就快步走了过去。

  插播一下,这个“豆”不是豆子,是孟尝君和众宾客们食用的肉酱碗, 那时候不叫碗,而是将盛器叫“豆”。

  甲骨文的“豆”,字形就是古代装食物的高脚容器,这种食器在春秋战国时期很盛行,是古代宴会和祭祀时盛放食物的器皿,因此“豆”也是重要的礼器。“豆”大多是陶制的, 也有青铜或木制涂漆的(木制的叫豆,竹制的叫笾)。后来“豆”假借为“菽”(shū),成为豆类植物的总称。所以带“豆”的字很多都和食器或豆类有关:比如豆豉(chǐ)的豉、豇(jiāng)豆的豇、豊(lǐ) 器的豊(豊,即礼)……

  先秦时候,各级贵族所用的“豆”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天子二十六个、诸公十六个、诸侯十二个、上大夫八个、下大夫六个。超过规格就是越礼了。

  孟尝君和食客一样,分餐而食。

  那么,言归正传,我们继续说孟尝君和那位食客。

  孟尝君反应快,电光火石间这么一琢磨,心想:“刚才吃饭啥也没说,不应该是言行得罪他了,看他发飙前看看自己的‘豆’又看看别人的‘豆’,估计是饭菜惹他不高兴了?”

  孟尝君情商很高,知道这话就是猜对了也不能直说,就端起自己的饭给客人看。意思是你看,咱俩的饭是一样的,你吃的是什么,我吃的也是什么。

  孟尝君端起自己的豆器给客人看

  客人一看,饭菜还真的一模一样!知道自己错怪了孟尝君,再想起自己因为吃个饭闹腾这么一场,以后还怎么有脸混?十分惭愧,这一羞愧啊——他提起剑来就把脖子给抹了。

  这个食客虽然自尽了,但这个故事却让大家都知道了。在这段八卦里凸显了食客的奇葩和孟尝君的平等宽容,为此又有许多士赶来投奔到孟尝君门下,孟尝君都会尽心款待,这使得他的威望越来越高,影响也越来越大。使他后来先后做过秦、齐、魏三国之相,每次他遇到难题,都有食客帮他逢凶化吉,左右逢源,连鸡鸣狗盗之徒,都能在紧急关头挽救他的性命。

  孟尝君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另外一件事。

  现在中国人吃饭,喜欢大伙一大桌一起吃,每道菜一上来一大盘,你夹我也夹……许多人从卫生、健康的角度出发,倡导西方的分餐制,批评这种“伙食”制。其实,从孟尝君这个故事我们就能看出来,分餐制恰恰是中国古代的习俗,它存在的时间要远远超过“伙食”的历史。

  “伙”字隶书

  什么是伙食?伙,“火”再加上“人”(亻)就是“伙”。古代士兵十人为一火, 军队里烧饭的人就叫伙夫,同火的人互称伙伴。古时候,“伙”同“火”,所以“伙伴”也叫“火伴”,《木兰诗》里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就是这样的伙伴。后来“伙伴”就变成我们现在“同伴”的意思,集体吃的饭就是伙食。

  “伙食”是军队的产物。但是,最初中国人可不是“伙食”制。

  从使用“豆”的数量我们就能看出来,古代食器也是等级制度的礼仪标志:从天子、诸侯、大夫到士、庶,吃饭时所用的器具和食品菜肴,都是不一样的。古人席地而坐,最初是把像“豆”一样有脚的饮食器直接放到面前食案上,各吃各的饭菜。即使是好客的孟尝君,也是和客人分餐而食。正是因为分餐,那个敏感的食客才会以为自己的饭菜不如别人的。如果大家同桌而食,菜肴同出一盘,那客人就没有机会疑神疑鬼,也就死不了了。

  那么,分餐是怎么转向“伙食”的呢?

  从分餐转向“伙食”,是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的。那时候儒学失控了, 士人叛逆了,追求自然放纵的生活方式。西晋的阮咸与宗人饮酒,不用杯觞(shāng)斟酌,直接“以大盆盛酒,圆坐相向,大酌更饮”(《晋书·阮咸传》)。圆坐相向,同食共饮符合魏晋名士放任自然的理念,也成为他们挑战礼法的行为表现。随着士族门阀的形成和发展,家族观念也得到更多强化,共食、共居成为家庭孝悌(tì)和睦的标志。

  阮咸与大家一起饮酒,大盆盛酒,面面相对坐一圈。

  北魏有个叫杨椿的太保,就非常强调共食,常对子孙说:“我们兄弟如果在家,必定同盘而食,如有人出门不远没回来,大家必定等他回来, 过了中午也忍饥等待。我们兄弟八人,而今健在的有三人,仍然不忍别居而食……我听说你们这辈儿的兄弟经常有别居而食的情况,这又不如我们这一代了。”由此可见共食已成为当时家族凝聚力的纽带。

  随着“垂足坐”逐渐替代了“席地而坐”,室内家具由矮变高,长桌、方桌、圆桌八仙桌轮流登场,使一家人围坐共食成为可能,“伙食”的饮食习俗也逐渐定型。《宋史》里就记载说,陈昉(fǎng)一家十三世同居同食, 长幼七百余口,“每食必群坐广堂”,甚至连狗都一个也不能少(一犬不至,群犬亦皆不食)。可见唐宋以后一家老小围坐共食,维系家族孝悌和睦、稳定的宗法观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伙食”也代替“分食”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

  那么,我们在食堂吃饭到底是伙食还是分食?

  在食堂吃饭,饭菜都在各自的餐具里,实际上是分餐制;如果你是和伙伴们一起聚餐,一盘菜你可以夹我也可以夹,那就是伙食;如果聚餐吃的是自助餐,那就还是分食。

  所以,现在推行分餐制,与其说是学习西方,不如说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有选择地复兴。

 

  免责声明:珠穆朗玛网对于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网站信息发布内容的真假风险。
责任编辑:珠穆朗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