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工打扮、自称是在工地打工的人,在街头卖一块沾满泥的玉器, 说是挖地基的时候发现的。很多人都在围观,其中一个围观者A 表示相中了,但没带太多钱,于是就让那民工等着他回家把钱取来……A 走后,假扮成围观者的同伙B、C、D 就对卖主说:“你真傻啊! 2000 卖给他?这可是真玉……” 于是,想花小钱买真玉的围观者E 上当了,当场买走。回家才发现是大理石磨的,价值也就值20 元。 因为玉石有意蕴、有收藏价值,很多人都会关注它,但真正懂玉的人却很少。于是围绕玉展开的骗局层出不穷:有凭商场购物小票抽奖的,给你张100 元的代金券再让你抽个价值5000 元的玉,让你用代金券再买一块玉(通常500 元以上)才能把奖品拿走,其实这两块玉的价值不足百元; 有特价旅游的,把你领到玉器店休息,一不小心你就花了好几千买个残次品,去投诉,又因为玉是真玉,虽然劣质,但价格是你情我愿,人家不算骗你…… 忒缺德了。 而这些人用最缺德的欺骗手法卖最不缺德的石头,更缺德! 你怎么不说你施工挖出个金缕玉衣呢!一听就值钱! 实际上——金缕玉衣也确实很值钱! 这种衣服由头罩、上身、袖子、手套、裤筒和鞋六个部分组成,全部由玉片拼成,用金丝编缀。左右手各握着璜形玉器不说,颈下还有48 颗玛瑙珠!腰部还有玉带钩。其中有一件出土的,全长1.88 米,共用了2498 片玉片!差不多1100 克金丝! 这么说吧,制作一件中等型号的这种衣服,需要的费用相当于当时一百户小康人家的家产总和!想想那些严格拉丝钻孔抛光的金丝玉片…… 是真正的金为缕线、玉片为衣,所以称作“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入殓服装,只有帝王将相才能穿戴, 其他贵族的用银线、铜线编造,就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但不管什么线,都是玉衣。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那么,为什么他们死后要穿着玉衣呢?
中国古人认为,玉是天地精气的结晶,能沟通人和神的心灵,人死后, 将金玉放在人的九窍(人体九个内外相连的洞:两眼、两耳、两鼻孔、口、生殖器和肛门),人的精气不会外泄,穿着玉衣,人的尸骨就不会腐烂,可求得来世再生。 遗憾的是,后来的盗墓贼证明金缕玉衣并没有防腐功能,保不了尸骨完整。相反的是,这身金贵的衣服太招贼,许多汉王帝陵就因为这个总被盗,搅得活人死人都不得安宁。到了三国时期,曹丕终于下令禁止使用玉衣, 从此墓地清净了许多。虽然玉衣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玉可退不了,牢牢占据礼制和传统重要的一席之地。
“玉”的甲骨文,像一根丝绳串着几片宝石薄片,后来演变为类似于“王”的字形,为了与“王”字相区别,又增加了一个点儿。“玉”变成偏旁就是王字旁,许多带“王”字旁或带“玉”的字都和珍宝美玉有关,比如:玲珑、碧玺(xǐ)、珍珠、琳琅……
带“玉”的词也都是好词、敬辞:尊称人的容颜用玉面;身材修长用玉立;对文字的美称是玉文;对书信的敬称是玉札;美食是玉膳; 美酒是玉液;就连尊称他人的言语都用玉声…… 《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玉的: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 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zhì),洁之方也。 翻译过来的意思大概是说:玉,就是美丽的石头。玉石的五种特征—— 温润、内外一致、敲击声音清脆、不容易损坏和断口平滑不伤人,其实是五种高贵的美德,分别是仁、义、智、勇、洁。这就是玉有五德。 也正因为玉有诸多德行,玉,也就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男子佩饰, 佩玉除了表示贵族身份外,还是君子各种美德的象征。
孔子就曾以玉说美德:玉的温厚润泽,好比仁;缜密坚实,好比智; 有棱角而不伤人,好比义;玉佩垂而下坠,好比礼;轻轻一敲,玉声清脆悠扬,响到最后,又戛然而止,就好比乐;既不因其优点而掩盖缺点,也不因其缺点而掩盖优点,就好比忠;光彩晶莹,表里如一,就好比人的言而有信;宝玉上有气如白虹,就好像与天相通;产玉的山川草木津润丰美,就好像与地相连;圭璋作为朝聘时的礼物可以单独使用,不像其他礼物还需要加上别的什么东西才能算数,这是玉的美德在起作用。普天之下没有一个人不看重玉的美德,这就好像普天之下没有一个人不看重道那样。(《礼记》) 本来是自然物质的玉石,被古人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儒家还把仁、义、礼、智、信、乐、忠、天、地、德、道这些内容和玉的物理特性相对应,于是出现了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总而言之,人们需要玉有多少内容,玉就就能有多少内容,可见“玉”非同凡响。这样一来,玉——确实是君子的标配。 公元550 年,北朝东魏的丞相高洋逼迫孝静帝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 建立了北齐。高洋心狠手辣,为了不留后患,先是杀了孝静帝和他的三个儿子,又把东魏的宗室近亲全部杀光,就连小孩也不放过。近亲完了是不 是该远亲了?东魏的远房宗族很害怕,担心下一个就该轮到他们自己,于是聚在一起商量对策。 有个叫元景安的县令出主意了:“干脆咱们都跟高洋姓,改姓高吧!就别再姓元了。这样,咱们就不是先帝的宗亲了。” 可是县令的堂兄元景皓却断然拒绝,拍案而起: “让我改姓?想都别想!大丈夫宁愿作为玉器被打碎,也不能作为瓦片而保全,我宁愿高贵地死去, 也不愿屈辱地活着!” 这就是那句流传千古的铿锵有力的成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元景皓坚决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最终因为不改姓而被杀。元景皓称得上是一位响当当的如玉君子!
在古代的服饰佩戴之中,有佩玉就该有佩绶。而绶则是用来悬挂玉佩的丝织带子。佩绶是等级尊卑的一种显著体现。 商周绶带的前面要挂三尺长、下面二尺上面一尺宽的韨(fú,蔽膝), 春秋战国时为了方便而废去韨佩,改为系縌(nì,佩玉的丝带)。就是在佩玉的带纽上结彩组,和绶带相连。“组”就是官印上的绦带。平时官员在袍服外面要佩挂组绶,并随身携带官印。 在汉代,绶带的系结方式通常是打成一个大回环,然后下面系印章。印就装在腰间的鞶(pán,佩玉的皮带)囊中,系在绶带的一端,垂在外边; 绶带的另一端垂在身后,所以叫印绶。 这印一般也就一寸多长(长寸二分),方六分,但是材质根据身份的不同是有区别的:帝王、诸侯、公、列侯用白玉;俸禄在四百石到二千石用黑犀;二百石以下到私学弟子都用象牙印信。
另外,绶带的织纹、色彩以及宽窄长短都跟官阶相对应。比如帝后的绶带都是黄赤绶。 诸侯王的是赤绶带,贵人、相国的是绿绶带,公、侯、将军用紫绶带,九卿、俸禄是二千石的蛹青绶……规定得十分细致。 为什么说君子行则鸣佩玉呢?因为从汉明帝开始,除了佩绶制度外, 还增加了大佩制度。
大佩,就是用各种玉制配件组成的成串饰物。各朝各代的组合方法都不太一样,一般来说,玉佩组合的上部是弯型的曲璜(huáng,半璧形的玉) 或者是珩(héng,佩玉上面的横玉,形状像磬),用来连接小一点儿的璧玉; 中间有方形的、上面刻着齿道的琚(jū,本地精美玉佩)瑀(yǔ,白石), 下边有龙形的冲牙,并用五彩丝绳贯串,绳中间还有小珠点缀。
这种组佩在身上一动,就会互相碰撞发出声响,这种声音不但悦耳, 还能用来提醒自己矫正步伐步态,起到端正举止的作用。大佩有很多讲究,经常是在祭祀、朝会这样的重要场合使用,日常家居还真不是随便佩带的。 佩绶是玉和绶在礼制中完美的组合应用。不论玉的材质形态、绶带的织纹色彩、佩带方式发生怎样的变化,但佩绶作为礼服的明尊卑作用一直保留到汉族的最后一个王朝。直到现在,玉还在中国乃至世界扮演着多重角色:玉之润可以消除浮躁,玉之色可以纾解烦闷,玉之纯可以净化心灵,玉之性还能延年益寿。所以说人能养玉,玉也能养人。 这么有礼有节有底气的玉,让喜欢它的人爱不释手。用它行骗,实在是辱没了它。我们也要擦亮眼,别因为贪小便宜吃大亏。 和真正的好玉一见钟情,是讲究缘分的。你宽厚,才会相中它的温润; 你从容,才会发现它的淡定;你被利益蒙了心,当然看不出它被粉饰下的真实。 正所谓君子如玉,玉如君子。 关于“字知”系列: 《一字知礼》是由北京文化硅谷策划推出的“字知”系列丛书之一。“字知”系列以中华文明汉字库为基础,对“仁义礼智信”进行多媒体、多元化的解读,是国内首个分别以“五常”为核心,以汉字为载体,面向青少年并辐射全年龄层的大型汉字文化类系列产品。《一字知礼》旨在“学汉字,知礼节”,突破传统礼仪给青少年带来的主观说教感,通过汉字和“礼”,生动有趣地重现社会生活,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赋予“礼”创新、欢乐、互动的体验,使青少年从多元角度理解礼、应用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