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茶的地方就有文化的存在。 坐落在武夷山市武夷街道的赤石村赤石街有一座古香古色的百年建筑,这座天井式的老屋古风犹存,斑驳痕迹可见,透过门首我们便能感受到一丝历史的沧桑感。 仰望门匾但见乾盛源茶行,一座古老的建筑见证着茶行的兴衰。在这里究竟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我们不得而知,望着历史的遗迹,无疑给人留下几分遐想的空间。 迈进大门,进入院落之间,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雅的二层楼宇,天井式的院子,并不缺少阳光的照耀。 天井虽小,却也别致,大有一番风韵。再瞧瞧眼前的老屋,构造十分考究,展现出古代建筑的严谨与科学。历经上百年风雨,至今屹立不倒,不禁然令人多了一丝敬畏之心。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它的建造似乎有着独特的使命,就是将本地茶叶通过茶行输送到全国各地的市场。房屋的精致程度也佐证着当年的富庶和茶行生意的一派景气。 屋内完整的保留这百年历史的足迹,拥有茶叶制作间,收购厅、收银处,还有那充满时代感的旧桌凳。看到此,大有穿越时空之感,历史就在眼前,似乎能够触摸到件件物品的温度,是那么真切与质朴。 历经百年的传承,如今的老屋依旧延续着原来的使命,肩负着茶文化的传播与推向市场的使命。 如今老屋的现主人,名叫袁秀华,他是乾盛源茶行的嫡系传承人。 早在五百多年前明朝弘治年间,袁氏家族就迁居武夷山赤石镇开始了制茶。万历年间正式创立乾盛源茶行,毁于明末清初期,1653年(顺治十年)重建乾盛源茶行。由于历史的原因,曾经无比辉煌的赤石镇万里茶道的茶叶集散地,而今存下的茶企已经非常少,而乾盛源是比较幸运的,成为当地唯一保留较为完整的一家老茶行。 袁秀华的爷爷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茶人,曾在他的手上让乾盛源茶行重铸历史的辉煌。抗战时期,方志敏从乾盛源茶行收银台挑走几担银元资助中央苏区。在历史发展中,乾盛源茶行为国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乾盛源茶行在制茶工艺上,仍保留着原始的制茶工艺, 袁秀华拿起祖传制茶书籍古器具制茶口诀记忆古法工艺做茶,拒绝当下工业化制茶模式,一心只为传承古法制茶技艺。因为特色制茶工艺,从而让乾盛源茶叶变得与众不同,在同质化茶叶中脱颖而出,使得茶香古韵重新绽放光彩。 在乾盛源茶行的老屋里,以茶会友俨然已经成为这里日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天都会有很多人慕名而来,一睹百年老店的风采,在此间感受那一缕茶香。每每有人来,袁秀华总会热情的招待大家,为大家沏上一壶香喷喷的热茶,顿时整个空间里芳香四溢,让人不觉沉醉其间。 作为茶商的后裔,袁秀华始终将重走万里茶道作为毕生的奋斗目标。毕竟乾盛源曾历经辉煌,如何让它重回昔日的风采,这是袁秀华一直在追寻的梦想。为了实现重振乾盛源茶行百年的荣光,这就必然要在传承方面下足功夫,以追求匠心的精神,让乾盛源茶文化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追求品质,用心做好每一个细节,让更多的人品到好茶。这便是乾盛源茶行的初心,袁秀华将带着家族的使命感,在传承茶文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