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带着它与生俱来的儒雅气质,散发出人间的冷暖情调,给人们单调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色彩与人性的思考。 《洗河》这部作品给读者确实带来了不小的意外,让人惊讶的发现原来这是一本有别于当下的文学作品,其创作风格与当代作品是明显不同的,咋一看还以为是民国时期写的小说。文章中字里行间充斥着浓郁的传统文学色彩,中规中矩的古风创作,瞬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久违的时空,而这个时空正是大家所不曾经历过的世界,从而也就给读者营造出一种新奇感。 《洗河》的写作风格在民国之前的作品中是比较常见的,而从民国时期开始,这种写作方式便已经彻底断层了,从而出现了新的写作模式,白话文演变出来的大众体。大众体对于普通读者群而言,最大的优势莫过于文章便于理解,阅读起来没那么费劲,甚至于不需要读者太多的思考。很明显大众体属于化繁为简的文本,力争让所有人都能读的明白。 从当下创作的内容质量上可以看出,当代作者不如古人那么注重辞藻的修饰,古人在文句中甚至抠字眼,一个词汇都会拿捏的十分到位,给人一种阅读上的升华。在看当下作品中句子便显得随分许多,不拘泥用词汇来打动人。 古代小说有些用文言文写作,以至于今人读起来十分费解,从而失去阅读的兴趣。然而古代白话文如《三言二拍》等作品却运用了大量口语创作,部分文字夹杂着文言文,倒也能让人看得懂,这样的创作更加生活化,从而也勾起了大家阅读的兴趣。如果《聊斋》运用三言的创作方式,内容会更就更加丰富多彩,让小说赋予生活化,但遗憾的是,《聊斋》却用了严肃的文言文创作,进而普通读者拒之门外。 《三言二拍》、《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的创作,均采用了文白结合,既有文言文,又有白话文,不失文学的高雅,不失人间烟火气息,真正的做到了雅俗共赏,因此更具有很好传承性与互动性。 《洗河》的文风颇接近于《三言二拍》,遵循古文创作的手法,注重词汇的搭配与运用,通过文句的描写再现历史时空中的情景。在某个时间节点,人们会说什么样的话,该用什么样词汇来表达胸臆,就需要掌握一定的历史常识,更需要积累大量的古汉语知识,才能写的不那么背离传统,才有一定可信的空间。 《洗河》句子对词汇的把握相对是比较准确的,运用了大量不同于当下所使用的词汇,来构造时空下的语境。为了准确的表达口语,作者更是翻阅了大量明清小说,并总结时代语言的特色,将严谨的规律运用到《洗河》的创作中,力争让每句话说到位,避免不伦不类的腔调,因为作者特别忌讳文章今不今、古不古的,沿用传统写作,是对传统的尊重与传承。 在《洗河》这部作品中,细心的读者能够感触到作者的匠心精神,作者的用意表达出自身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可与自信,希望通过传统文化的互动,以便于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有互动才能更好的保护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