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能够创作出来文学作品《洗河》,并最终公开出版发行,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或许是作者抓住了有利的时机,从而才有机会进行本部书的创作。一切既是偶然,同样也是必然。 作者在创作长篇小说《洗河》的时候,前期便已经有了半年时间的写作经历,期间创作过部分短篇小说,包括一部中篇,而这个中篇小说便是《洗河》。正因为有了《洗河》初时的架构,也为本作品后期改编成长篇小说打下了必要的基础。《洗河》中篇小说的创作,就像建造大楼画好了图纸,后期根据构图来进行添砖加瓦,丰富与完善中间的细节。 前期的中篇为后期的长篇指引了方向,让长篇创作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合理有序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而言降低了创作过程中的难度。顺着故事的架构来进行,整体框架不会出现大问题,至于是否能够将文本写好,那就跟作者平常的阅读积累有关,更与创作的悟性有很大关系。长篇小说需要前期创作的积累,特殊的写作训练,方可避免写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作者在创作长篇小说的前期,所写文章并不多,作品创作总体数字不超过5万字。显然这种写作训练强度是不够的,因为量变引起质变,写的文章多了也就能摸索出创作规律,如果没有足够的创作,或许便会存在瓶颈的束缚。因为作者在之前没有足够的创作经历,从而也就导致初次写长篇小说时候出现了大量问题,而这些问题,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还是没能觉察出来,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本的整体质量。严格意义上来讲,也称不上文学作品,仅为一次写长文练手的经历而已。 头次搞长篇,洋洋洒洒整了70万字,《洗河》头版文本实在不敢让人恭维。过了两年后,作者自己拿起来修改的时候,把打印出来的稿子修改的面目全非,即便如此,作者仍对此作品仍感到失望,这也无怪乎前期投稿会很失败。作者对自己的长篇不再抱有任何点滴希望,认为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败笔之作,修改难度之大,也很难挽回这部作品的质量。于是乎,作者一狠心,便对整部书重新写作,仅仅使用原文里边的部分故事情节,却另用句子和词汇来进行加工。 作者并不具备任何写作天赋,靠的就是重写,后期一遍遍修改,最终让不太成熟的文本变得具有一定的阅读性,起码不至于不通顺,而这个修改过程也是极其艰难的。作者坦然表示,很多时候不知如何下笔修改,加上作者缺乏文学阅读,也就造成前期修改质量不高的局面。 通过后期阅读的积累,作者才知道自己创作过程中问题真正出在了哪里,原来是选错了读本,缺乏古典文学的修炼,成为修改文本最大的阻碍。后期作者研究了一批古典文学作品,掌握住了一定的古代语言规律与词汇,这才使得后期文本的修改有了较大质量的提升。由此作者真正感悟到,作为一名作者很有必要研读古典文学,切莫盲目阅读,阅读不要贪多,要深入去理解古典文学的魅力所在,吃透作者的创作意图,如何来讲述一个故事,通过故事折射出一个什么样的道理,怎样突出作品的主题与作品的意义。 《洗河》历经十六载与广大读者正式见面,这是作者前期创作历程的一个总结,不代表作品是完美的,甚至仍有多多少少的缺陷与瑕疵存在。作者也在认真的听取读者的批评意见,不断的修正现有文本的不足之处,期待再版的时候交给读者一个相对比较满意的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