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发展,无数的人参与到经济建设中来,无论你是主动,抑或被动,始终都无法逃离命运的安排。出生下来,注定是一场喜剧,同样也是一场悲剧。不同的年龄段,所处不同的位置,面临的责任与压力截然不同,为了养家糊口,千万亿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奔赴遥远的地方谋求生路。在外漂泊者当中,既不乏老人,同样也有未成年人。于是无数的名词便产生了,诸如北漂、南漂等。漂泊的人始终缺少的是家的归属感,每逢佳节之时,思想情节更浓。在外漂泊的人,多数是在事业上不太成功的人,他们生活中压力很大,不舍得吃,不舍得喝,辛辛苦苦把钱积攒起来,寄给留守家乡的亲人,期望能够改善家人的生活条件。在外打工,很多时候流的不只是汗,更有无助迷茫的泪水。 《兄弟在北京》是一部典型的北漂纪实的文艺作品,作品生动记录了处在生活最底层的打工一层。他们年轻,对生活充满信心,抱有憧憬。工作上屡屡碰壁,爱情上频频受挫,生活中处处磨难。一次次失败,或许将年轻人的美梦给击得粉碎,也让许多的人没有在外继续漂泊下去的勇气。很多人来到了大城市,失意后要告别这座城市。即将离别之时,又有那么多的舍不得,究竟是舍不得什么,竟连自己也弄不清楚。在城市之间,或许我们都有过故事,一段故事承载着一个人的特殊时期的经历。处在某个时段,并不觉得自己身上有故事,即便挖苦搜肠,仍感觉不到自己身上有故事。离开是告别浮躁的开始,当内心归为宁静的时候,我们才有勇气让自己激烈的思想冷却下来,安静地来思考自己曾经做过什么。 文艺故事,在一定程度上是为某个人来做传记的。其实从真正意义上来讲,并非只为一人著书立传,更多的是为一类群体来讴歌。一个人是不可能有故事的,只有跟别人的思想发生碰撞的时候,产生矛盾抑或共鸣,故事便由此悄然发生。 人们在生存的空间里,不只是关注着物质的状况,同样也在关注着精神的风貌。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所呈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是不一样的。消极的人面对什么事情总是感觉到无比苍白,积极的人对待任何事情总有自己的主张,不畏惧任何困难,只会迎难而上。 《兄弟在北京》看上去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似乎仅仅是写了兄弟,但他不仅是兄弟,更有兄弟姐妹囊括其中。大家同为兄弟姐妹,我们面临同样的困惑,远离内心的迷茫,这是所有人追梦的最高境界。活着的人并不是完美的,甚至身上有数不尽的缺陷。时间是包容的,它会默许我们的一切所做所为,最终都悄无声息的化为尘土。 作品并非完美,有很多瑕疵,然而它的主题是鲜明的,刻画出小人物在社会发展的洪流中不为挫折所击败,能够激流勇进,对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虽然百年之后,后人已经不记得他们是谁,也不知道他们曾经做过什么,甚至不知道他们在这个地球上生存过。但这部《兄弟在北京》真实记录了某个时段存在的人,发生过的那段事,对于后人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心灵的启迪,帮助后来人更好的解决心中的困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