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聚焦 科技 财经 创业 综合 图片 视频

人物

旗下栏目: 人物 精英 商界 访谈

国医大师谢文发:东隅已逝 桑榆非晚

来源:珠穆朗玛网 发布时间:2018-08-11

  珠穆朗玛网讯 他为人谦逊、仗义、真诚、虚心好学,成就一代中医大师美名。成名之后,他热衷公益事业,愿将生命余温贡献给社会,扶贫济困,救死扶伤,不负此生一行。

  谢文发,如今已有七十岁高龄,头上没有一丝白发,善于言谈,人很精神,丝毫不显老。从事中医事业,谢文发并非科班出身,而是半路出家。他是吉林人,年轻时对于中医文化比较热爱,他本想当一名中医师,可命运的安排,让他进入了机关单位,成为了一名公务员,在地方担任过领导,他把人生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公务职业。虽为公职人员,心中对中医一直割舍不下。他遍访国内众多名医大师,一边从政,一边学医。虽然在公职期间没有正式行医,但他的医术水准,完全达到了中医师的标准。

  谢文发退休后开始经商,由于不善经营,将自己前生所积累的养老钱亏得一干二净,为此还欠下数十万元,为了偿还债务,谢文发不得不变卖房产,一家人至此走上了租房的境地。他的爱人为此和他离了婚,儿子因他败尽了家产,对他疏远识如陌生人。谢文发的妻子因为过度痛恨丈夫,在离婚不久后病逝了。

  谢文发人在中年离婚丧妻,儿子远离,孜身一人,无不孤单痛苦。面对人生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沉沦堕落下去,要么设立一个人生的目标,向新的生活前行。谢文发并没有为此而沉沦堕落下去,因为他心中依然有梦想,渴望有一天能够得到儿子的谅解。

  谢文发从此走向了人生的孤独之旅,廉价的出租房,冬季零下三十多度,没有暖气可取暖,他开始研究起他所钟爱的中医文化。饮食没有任何保障,身体也极度虚弱不堪。是信念一次次支撑着他走了下来。他没有绝望,而是卧薪尝胆,以苦为乐。谢文发进入广州中医药大学深造知识,凭着他坚强不拔的毅力,以及对中医文化的刻苦专研,很快,他的命运再次得到了转机。谢文发根据传统中医理论研究出几道治疗疑难杂症的方子,并在长期的学习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论。

  他治病救人妙手回春,前往全国各地为人看病,每天平均要为几十个人看病。谢文发的名气在中医界越来越响,找他看病的人日益增多。而且,拜他为师学习中医的徒弟越来越多。谢文发没过几年便偿还了之前经商所欠下的巨债,并为儿子购置了一套房子。谢文发的努力,得到了儿子的谅解,从此父子关系得到了缓和。

  这几年,随着谢文发的名气越来越大,先后被国内中医学会组织邀请,参加出席中医学术交流大会,多次分享对中医文化的研究经验。

  如今,谢文发早已脱离了贫穷的苦海,还攒下了不少的积蓄。曾经的人生无常境遇,让谢文发看开了钱财。他决定将自己的钱财施舍给穷困的人,为别人免费看病,免费送药,并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交流,为贫困家庭捐款捐物。

  江西赣州崇义县益生堂,是谢文发魂绕梦牵的第二个家。在一次国际中医交流大会上,谢文发结识了比自己小二十多岁的中医人谢文淦,谢文淦是崇义当地赫赫有名的名医。因为他们对中医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因为有共同的信仰,才让两人成为了最好的朋友,同样也成就了中医界一对名师高徒。谢文发将自己所研究癌症调理有独特的方法传授给谢文淦,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谢文淦的中医技能。谢文发辗转四千多里地多次前往崇义县献爱心,开展公益义诊活动,为很多中医爱好者免费讲解中医知识。谢文发感觉谢文淦的益生堂很温暖,有家的味道,每次分别总是不忍离去。谢文发已经将崇义当成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二个故乡,如果缘分到了,他真想留在崇义养老。

  真正的所学不在学习时间长短,而在于一个人的悟性,一旦开悟,纵然学习时间不长,远比学了多年不开悟的人要精通许多。谢文发的中年虽然经商惨败,上苍为他关闭了经商发财的门窗,但又为他打开了慈悲悯人的门窗。让他真正领悟到,人生在于付出,而且索求。真正的理解到人生的真谛,一切便会开悟。是慈悲心让他彻底开悟,这也就印证着什么样的胸怀,能够干成多大的事业。活着不仅是为自己而活,更是为别人而活,这样方能活出人生的精彩。

  前方的路究竟还有多长,谢文发并不清楚,他只想踏踏实实活好当下,他很清楚唯有一定道路是自己必须要走下去的,这便是公益道路。人生并非一成不变的轨迹,或许在某个时间段会因为遇到某个人某种事件从此改变生活的轨道。生存的方式可以改变,但不能变的是一颗真诚向善的心。

  免责声明:珠穆朗玛网对于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网站信息发布内容的真假风险。
责任编辑:珠穆朗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