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民生 • 正文

崇义县金山寺故事

发布时间:  来源:珠穆朗玛网

  序言:民间有很多美丽感人传奇色彩很浓的没有文字记载的故事。这些故事在民间代代口碑相传,绵绵不断。

  下面所讲的这个故事就是众多民间故事中的一个,请各位静德,我慢慢讲来……

  不知道在什么朝代,有一对种田夫妇住在一个小山窝里,丈夫耕种着,几亩瘦田薄土养家糊口,妻子在家照顾公婆,抚养孩子,尽贤尽孝。两夫妻心肠很好,年年收割后都能把一部分粮食送给一些比较贫困和无依无靠的老人,而自己却青黄不接。平时,在小山窝外面住的人家,家里有什么困难只要他们知道了 就会主动去帮助,丈夫学会了一些草医草药,当地人谁有个头疼脑热等身体不舒服,他能治好,而且不想要别人的回报。他们上有老父老母,下有五六个孩子,生活担子够重了,却,乐善好施。修桥铺路,护生放生也很热心,比如原来,羽毛未丰的小鸟离开了鸟巢,无法回窝,他就

  救起放回窝里,弱小动物被追捕,闯进家里他就保护起来(如野兔、鹿子等弱小动物),等追捕危险过了,就将其放回山间。两夫妻孝心很重,有什么新鲜的,好吃的食物,第一想到的就是两位老人,再就是孩子,老人头疼脑热,身体欠佳,需要煎汤熬药,两人都细心照顾,汤药、粥饭、茶水、衣被都小心伺候。对孩子要求甚严,孩子们外出要告诉爷爷奶奶,回来要先见爷爷奶奶。总之,老人的衣食住行卧都悉心照顾;孩子们的一言一行都教育引导。前面讲了,由于乐善好施,耕种的又是瘦田薄土,年年都只能勉强度日,但从不怨天尤人,一如既往的坚持善行。举头三尺有神明,这样的积善行德之家老天爷是看的见的。

  话说有一年春耕季节,夫妇俩正在挖田。听了前面的故事大家可想而知他是没有钱买耕牛的,所以年年挖田。晌午有时候,有一农家闺女手提竹篮走至农夫跟前说:“大伯,你挖田真够累的了,为了不耽误季节,家父让我送犁耙和一头小牛给你耕田。”边说边从竹篮里拿出孩子玩具大小的木梨和一头金亮亮的小牛。真奇怪,犁耙和小牛一着地就变大了,小牛变成一头雄壮温顺的大公牛,毛亮毛亮的。此时闺女对农夫说:“大伯,你不用挖田了,就用这头牛耕田吧,要坚持你的善行。”又对金牛说:“你好好为大伯耕田吧。”金牛舔舔嘴唇点点头。小闺女说完转身不见了 农夫一愣。猛然回神,抬头看见一朵彩云往西飘去,农夫急忙下拜。从这天起,农夫就用这些东西耕地。金牛很听使唤,农夫不用挥鞭子,他就能规规矩矩,温温'顺顺的耕田,闲时规规矩矩吃草,不东蹦西跳,还到大摆至中稍必经之路边的小溪玩水洗澡,但却隐身不让农夫外的人看见。可是有一次洗澡忘记了隐身,让一位过路客看见了,过路客把牛洗澡的地方讲了出来,是一个小石窝,上面的溪水倾斜而下冲成的,后辈人就把金牛玩水的洗澡的地方叫做金牛塘,此地叫金塘背。现在,小金牛玩水洗澡的小石窝旧貌依然。时光在流逝,积善之家有余庆,农夫的父母已谢世。老农夫妇也老了,但还是舍不得几亩薄田和朝夕相伴的金牛,始终坚持善行。一天早晨,老农正在烧火准备做饭,老伴在内里,一位老妈忽然来到小屋对他说:“种田老伯请听清,送你一言记心中。三十年前送牛人,名号称作观世音,金牛耕地缘到头,别处去度有缘人,倘若铁屎到塘江,金牛才会回故乡。金牛就在此山出,梨、耙、辘轴也皆然,此山叫做金牛山,此山老伯好修行,修行须念弥陀佛,念得心头万事空,西方世界莲池内,有你莲台紫色身。”说完一转身不见了。老农当即五体投地地称念观世音菩萨……

  老农捐屋为庵精进修行。后入就把老人修行的屋子叫做老庵。若干年后,龙勾肖屋有一大富长者在大摆买下了一大片山场经营林木,经过老人庵,进老人庵讨茶喝,见老人如此精进修行,便与老人攀谈,老人将其传奇色彩色经历讲与长者听,长者听后衷心赞叹佛菩萨济世之不可思议之功德,当即发愿,愿意承担全部费用,捐助兴建一座庵寺供老人修行。大富长者亲自祥选宽阔吉地,聘请建筑师傅,精心建造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阁、地藏殿等主体工程,还建筑了僧寮、厨房、斋堂等附属工程。庵寺工程圆满完成后,继而造佛、菩萨圣像、十八罗汉像上开光举行隆重法会,聘请出家师傅主持庵寺。依据故事里诗的第十一句,新寺树匾“金牛山”。大富长者还亲自恭请老人入寺修行。几年后 老人在寺内往生。自新寺建成暨佛、菩萨圣像上座开光法会以后,庵寺名生远播,香客络绎不绝,香火旺盛,当地百姓和谐相处,安居乐业。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又在铁屎平挖铁矿大炼钢铁,有关方面把佛、菩萨圣像扳倒,搬出寺外点火烧毁,把炼铁工人安排住入寺内……最后一任主持无处修行,由上犹俗家侄子家中……

  听众朋友,当你听完这个故事有何以后,心里有何感想呢?各位莲友们,你听完这个故事以后,内心一定会发出有衷的赞叹,赞叹佛、菩萨随机示现慈悲济世不可思议之功德和悲愍众生之情怀。阿弥陀佛!(通讯员:谢文淦)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京ICP备160362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