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是我家,温暖送天下。
曾蝉联三届中国公益春晚“十大最美中国榜样人物”之一的郭生芳女士和她的“以孝治家温暖行动小组”成员们, 十几年来,以无私的奉献,温暖的情怀,以“传播正能量,做好中国人”为己任,用自己的一片赤诚诠释出“爱心”的真正含义——
郭生芳义工和她的成员们
很久以前就听说了郭生芳及她的“以孝治家温暖行动小组”成员阿舍、穆华峰等爱心人士的感人事迹。由于她们经常奔波在青海、西藏、甘肃等贫困农牧区的爱心公益路上,难得与她们详聊。
一次难得的机会,有幸见到郭生芳女士。虽然她没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产业,为了生计,常年奔波在外,但追溯她十几年的爱心公益道路,一点儿也不显得突兀。
从小生长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农村的她,曾经吃过太多的苦。既然饱尝过贫穷的滋味,又何尝不知道金钱的重要?自步入社会以来,她在为自己的生计而奔波时,每每见到贫苦的群体,都会流下同情的泪水。她深深感到,虽然现在党的政策好了,多数农牧民富裕了,但还有不少群众因灾、因病返贫,生活还相当困难,每当想起那些哀怨和乞求的目光,心里总不是滋味。
为此,她早就有了一个心愿:一定要为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做些善事、好事。
说起走上公益之路的初衷,郭生芳感怀良深。从小喜欢读书的她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颇深,与人为善、关爱他人的思想深深地植根于她心灵的深处。加之学生时代酷爱阅读中外名人传记,使郭生芳直观地感受到了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的执著和勇气,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他们对世间苍生的悲悯之情,对国情民生的牵肠挂肚。
正因为这样,生性善良的郭生芳逐渐具备了娴静如水的文雅气质,也拥有了如沐春风的乐观态度。自从那时起,她就有了朴素的认识:人的一生,应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于是,而立之年以后,她便放下了自己经营多年的生意,毅然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
每每提起郭生芳来,家住西宁的8岁儿童赵寿鑫的父母眼眶里常含着感激的泪水。由于母亲残疾,赵寿鑫一家五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在建筑工地打工来维持。赵寿鑫刚出生时,由于发高烧,父母无钱支付医药费用,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而导致脑瘫。从友人处得知此事,郭生芳和爱人来到了赵寿鑫家中。看到一贫如洗的家景,她与丈夫流泪了。没有思忖,没有商量,夫妻俩毅然掏出身上全部的现金,并及时联系医院让赵寿鑫住院医治。在住院期间,郭生芳四处募捐,共筹措3.8万元解决了小寿鑫的住院费用。往后的日子里,只要有时间,她与丈夫及团队成员给这个贫困家庭送去生活费用和物品。在郭生芳的帮助下,赵寿鑫的病情得到了控制,慢慢地学会走路了,家庭困难也得到了缓解……
“我们全家一辈子也忘不了郭生芳团队的关爱,是他们给我家带来了生活的希望。”互助县五峰镇下马圈村村民汪生福,念念不忘的就是郭生芳及她的团队成员。在汪生福一家人的心目中,郭生芳就是一位“活雷锋”。家庭的艰辛,让年过五旬的汪生福早已头发斑白、满面皱纹。由于儿子患精神分裂症失踪在外,杳无音讯,而儿媳妇也弃子离家出走,再加之汪生福也身患严重的类风湿顽疾,家庭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老伴一人的身上——打工、种田、操持家务……眼看孙子已经8岁了,但因无力支付幼儿园的费用而上不了学。在县民政局工作人员的牵头下,汪生福与郭生芳取得了联系。
远在北京的郭生芳一听到此事,急匆匆地赶了回来,顾不得休息就直奔汪生福家,嘘寒问暖,了解实情。她及时将看到的情况发到朋友圈里,呼吁社会各界关注。从未谋面的杭州江小华女士见到呼吁,就慷慨解囊,一次性捐助了5000元的费用。随后,郭生芳与团队成员四处募捐,多次前往下马圈村,及时为汪生福一家送去棉被、衣物及笔墨纸砚等生活、学习用品……
德不孤,必有邻。由于受郭生芳的影响,青海三江雪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西宁锦腾商贸有限公司等省内外诸多企业及江源、郝建梅等爱心人士也加入了“以孝治家温暖行动小组”。
说起西宁锦腾商贸有限公司经理阿舍,她可谓是一位成功的回族女强人。与一些浑身珠光宝气、穿着考究的成功女士不同的是,阿舍经理穿着朴素、平易近人。在她的眼中,慈善不仅是公益活动,更是一种企业文化。她给笔者表露了自己做慈善的态度——每年要定期捐出一定数额的善款。她说,我一直觉得自己挺幸福的。我不是把慈善当成一种刻意的施舍行为,而是一件很开心、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会一直把慈善救助做下去。
行小善,聚大爱。2017年元月,阿舍女士被中国公益春晚评选为2016年度“中国最美义工”。
“没有参与献爱心活动之前,我们根本无法想像贫困山区的孩子家庭到底有多困难。我们救助了一个孩子,就等于在荒山上种下了一棵树苗,种下一份希望……” 多少年来,爱心人士穆华峰把“奉献爱心”常挂心间,对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关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关注公共视线之外的一些孤寡老人和贫困家庭,关注下一代健康成长。青海高原的山山水水,皆留下了他们忙碌的身影。
郭生芳义工和孤儿院的孩子们
在公益领域,郭生芳和她的团队在全国是出了名的。出名的原因除了她们用善良的心撑起一片大爱的天空外,还在于她们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和热爱。
每次外出,郭生芳和她的团队特别注意周围环境的保护。
有的人捡拾垃圾经常在一个地方,可郭生芳呢,走到哪儿,捡到哪儿。不论是山中古刹、都市街巷,还是山区草原,只要时间允许,郭生芳和她的团队总是默默地走一路捡一路,她们肩背的行囊里总是装着满满的垃圾。她说,大地生长万物,养育我们,所以我们要感恩大地母亲,保护好生态环境。
郭生芳对笔者说,刚开始捡拾垃圾时觉得不好意思,怕丢面子。后来就想,面对满天飞舞的塑料垃圾,面对河边草丛里比比皆是的废弃饮料瓶、包装物在污染环境,我就不忍心了,于是就开始埋头捡拾。不就是脏些累些吗?有什么丢人的?于是,在城市里,每次上街捡拾垃圾时,她们干脆穿上最好的衣服,背上最好的行囊,坦然地面对各种非议和质疑。
有一次,她在西宁大十字附近街巷捡拾垃圾时,一个时髦女士不解地问道:“你穿得那么好,一看就不像捡垃圾的,我实在不明白你为啥捡垃圾?”
面对质疑,郭生芳回答说:“您家客厅里偶尔有了烟头,您不是也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了吗?”
“当然,因为那是我的家嘛。”
“那就对了,谁不想让自己的家干净整洁呢?”
郭生芳义工团队行走在送爱心的路上
在干公益事业的过程中,郭生芳团队坚持“三不”原则:义务搞慈善,不求报酬;不用善款吃一餐饭;不以慈善名义搞迎来送往。一瓶矿泉水、几个大饼往往是她们一天的食物。郭生芳说,我们只有对一笔笔善款心怀敬畏,坚持善款善用,才能树立和保持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同时,也能使自己的心态安然,以更加昂扬、更加轻松的姿态投入到今后的慈善工作中去。
有人说,郭生芳他们在沽名钓誉,做这些都是为了自己。面对质疑,她说,人在做,天在看,我们只是在做自己喜欢做的和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郭生芳及团队的无私奉献,感动了全国各地的许多人。据义工张家瑞回忆,广州有一个服装厂的老板,与日本一家企业订了一个合同,却因故取消。后来听朋友说起郭生芳的善举,老板决定将这批上万件的服装捐到素不相识的郭生芳手中,让她负责捐助给她认为需要捐助的人;成都一个商城转型,一位服装老板也将整集装箱的服装捐助给了素未谋面的郭生芳。
温暖他人的背后,便是郭生芳团队对家人的愧疚和亏欠。经常在外出的路上,节假日经常有各种爱心活动举办,往往照顾不上家里,作为父母的女儿、丈夫的妻子、孩子的妈妈的他们,留给家人的永远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背影。
做公益慈善耗费了郭生芳大量的时间、精力,失去的东西太多,身边亲朋好友大多不理解,或嘲讽,或冷眼,或不解,或叹气。然而,随着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和执著,他们的行动渐渐感动了身边的人,有的爱心人士纷纷克服家庭困难,夫妻双方都加入到了郭生芳的慈善义工团队。
郭生芳出去做义工她的大儿子照顾小儿子
“既然选择了公益事业,就要好好做下去!”“哪怕全世界都不支持你,作为丈夫,我依然支持你!”父母、丈夫的话语深深地印刻在郭生芳的脑海中,成为她坚持慈善公益事业的精神支撑。而自立自强的孩子也用自己的行动,默默支持着妈妈的事业。说起自己的孩子,郭生芳一脸的自豪:懂事诚实,学习优异,乐于助人。在家里,上初一的大儿子时常给5岁的弟弟作饭、辅导作业,而且主动做各种家务……
穆华峰和郭生芳义工一起送温暖
在谈及公益路上的艰辛时,穆华峰、阿舍等企业界的爱心人士深有感触地说,做慈善公益事业也不是人们想像中的一帆风顺,我们的爱心在少数人那里也遭遇了种种误解,甚至有人怀疑团队的行动是出于某种商业炒作。
郭生芳与她的团队一路走来,诸多的困难与艰辛没有让她们妥协。他们,有时也想过放弃,可看到贫困家庭的境况时,又是多么的于心不忍。每当被救助人给他们一个拥抱或一句发自肺腑的感谢时,所受的误解和委屈顿时烟消云散。
行走在公益之路上,郭生芳反复强调:我们要奉献的不止是物质爱心,精神爱心同等重要。一个人帮助他人后最高的回报是利他之后的利己,只要每个人都不断将自己的爱心奉献出去、传递下去,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受益,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慈善文化积淀十分丰厚”,阿舍女士说,“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见之于史书的慈善之举比比皆是。只是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慈善文化会出现暂时的‘断层’。需要我们做的,就是重新认识和巩固这种 ‘慈善文化’,只有将仁爱之道推及他人,使他们的心灵受到启迪和感召,那我们的社会一定会达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的。”
“真正的帮扶是心灵的帮扶,真正的救助是精神的救助”。在慈善公益活动中,郭生芳及她的团队走到哪里,就把中华传统文化宣传到哪里。每到农牧区,他们都不厌其烦地从慈善的宗旨、目的讲起,列举古今中外的慈善事例,传递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此激发和点亮大家的慈善之心,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郭生芳和她的团队,用爱心的力量影响着社会,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传播正能量,做好中国人”的诺言,书写着这片土地上爱的篇章。
信仰,永远在路上;大爱,仍然在延续……(原文转载《青海日报》人文周刊 文/王祥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