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文化 • 正文

衣服穿脚上

发布时间:  来源:《一字知礼》

  一位民工内急,到附近的大厦解手。这本来是特别普通的一件事。

  不普通的是,这位农民工在进卫生间之前,把鞋脱了。

  这位姓易的农民大叔是这么说的:“公家的地太干净,俺的鞋子太脏, 还是脱掉鞋子,赤脚进公家的厕所好了。不能太给公家添麻烦,公家让我进来免费上厕所,已是十分感激了。”

  于是网友拍下了这样一张照片: 一双很脏很旧的解放鞋被整齐地放在某单位门口。

  这真实的镜头,感动了万千网友。

  人有三急,但易师傅不管多急, 还是脱下鞋,赤脚进了公家厕所,这个举动透露出来的是对公共设施的尊重,这双又脏又旧的解放鞋,折射的是农民工易师傅的高贵人格。

  再想想我们身边的很多潮男潮女,为了买一双时尚的鞋,不惜花光父母辛苦攒下的血汗钱,这样的鞋穿在脚上再光鲜,也比不上易师傅的一双破旧的解放鞋更高贵有尊严。

  旧鞋也可以让你很尊贵,好鞋也可以让你很狼狈。

  在古代,鞋也是一个人外在身份和内在精神的反映。

  古代把穿在脚上的,叫做足衣。

  足衣中的内衣,其实就是袜子;足衣中的外衣,也就是鞋。我们先看看这个核心字——“足”字。

  在甲骨文中,“足”像是人由臀部至脚底的整个肢体,引申指人的脚。

  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的含义,但“脚” 不是脚,是指小腿。魏晋以后,“足”、“趾”、“脚”这三个字都可以用来表示脚了,但在书面语中还是经常用“足”表示,比如:捶胸顿足、手舞足蹈、三足鼎立……

  在身体的位置上,脚的位置在最下面,所以“足”也表示地位低下。例如“足上首下”,就是脚在上,头在下,比喻长幼尊卑颠倒。

  既然“足”的位置那么靠下,那“足下”为什么又成了尊称了呢?

  这得从才女蔡文姬的老爸说起。蔡文姬的老爸叫蔡邕(yōng),是东汉时期的大文学家、大书法家。他写了一部记载先秦两汉礼制的杂著类札记,叫《独断》。

  蔡邕撰写礼制《独断》

  《独断》里有一段说:“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上书亦如之,及群臣庶士相与言殿下、阁下、足下、侍者、执事之属,皆此类也。”这话该怎么解释呢? 知道了“陛下”的原理,你就能知道“足下”的原理了。

  “陛”由“阜”“比”和“土”组成,“阜”的字形来自出入地穴的脚窝,具有类似于梯子、台阶的功能,“比” 有挨着的意思,“陛”指的就是一个挨着一个,且有高度差的台阶,后来又特指帝王皇宫的台阶。

  古时帝王的卫士就在陛下两侧进行戒备。当帝王与臣子谈话时,臣子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阶下的侍者,让侍者再告之天子。台阶下的臣属向你传话,表示卑者向尊者进言。“陛下”就这样变成臣子对帝王的尊称。

  帝王陛下召见臣子,有侍卫保护

  同样的原理,殿下,就是说话人通过殿下的侍者把话转达给皇家的太子、亲王;阁下,就是亲朋同辈间相互见面不方便直呼其名,常常先呼他们阁下的侍从转告;足下,就是通过身边的侍者传话,或者直接表示“我的地位在你的脚下”。

  在别人的脚下面,可见说话人的地位远远不及听话人。说话者通过贬低自己达到尊称别人的目的,“足下”就变成对对方的敬称。战国以后, 不仅是臣下对君主,下级对上级,同辈之间也可以用“足下”来称呼对方, 表示敬意。

  说完足下的敬,我们再说说足上的衣。

  足衣,也就是鞋。古代的鞋有屦(jù)、履、舄(xì)、屐(jī)、鞮(dī)等名称,

  我们就说说里面的门道。先秦时,鞋称为屦(jù)。

  “屦”是形声字,由“履”(表示鞋子)的省形和“娄”(代指中空)组成,“娄”也是声旁。屦就是用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周朝时候掌管王和王后衣服鞋屦的官就叫屦人。

  有个成语叫“屦贱踊贵”,就和足衣有关。

  从前,周朝的各个诸侯国总是打来打去的,搞得国内国外一团乱。诸侯国君为了降低犯罪率,就制定了严格的刑罚,动不动就砍头或者剁手剁脚(受刖刑)。仅仅在齐国,由于犯罪而被砍脚的人太多,竟然使鞋子没有市场,都跌价了,而专门为没脚的残疾人特制的鞋,却卖得很好。这种特制的鞋就叫做“踊”。

  无脚人鞋子卖得好

  “踊”是形声字,由“足”(表示从臀部至脚底的整个肢体) 和“甬”(代指穿通)组成,“甬”也是声旁,表示从脚向上贯穿下肢的动作,即从下往上跳。

  踊跃,就是跳跃欢呼。此处的“踊”指特制的鞋,穿上“踊”的人走起路来也只能一跳一跃,看起来很“踊跃”,实际很悲惨。

  而鞋子在古代常用的统称——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意思是穿上鞋子,那时一般用“屦”称鞋子,穿鞋,就是履屦,用履表示鞋是唐以后的事了。

  在小篆中,“履”由“尸”(代指人)“彳”(chì,代指行走)“舟”(代指船形)和“夂”(表示脚)组成,表示穿着形状像船的鞋行走,引申后又指鞋。

  有个成语叫“履舄(xì)交错”。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得先知道“舄”是怎么回事。履是单底鞋,而舄,则是在履下再加一层木底,也就是复底鞋。舄在一段时间内是很尊贵的鞋,大多是帝王大臣穿的。

  履舄交错,也称“履舄往来”。由于席地而坐的时候要脱鞋入室,使得各种鞋杂乱地放在一起,籍此形容人来人往,宾客很多。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履舄交错,体现了一个脱鞋的细节。因为古人席地而坐的习惯延续了很久,所以在隋唐以前,大臣上殿,普通人登堂入席,都是要脱鞋的,否则就是对主人不敬。《吕氏春秋》就记载了一段不脱鞋的事……

  战国时,齐湣王得了忧郁症,请宋国名医文挚(zhì)来诊治。文挚一看,说这病好治也不好治。怎么说呢?好治是因为只要激怒齐王,这病就能好。不好治也是因为这个,激怒了大王,他也得不了好。太子再三恳求,文挚只好答应了。

  给齐湣王看病,文挚故意不脱鞋登堂。

  于是他先是两次失约,第三次又是要失约的节奏,齐王见文挚屡屡失约心里已经很不爽了,脸露不悦之色。没想到文挚突然来了,而且不脱鞋就登堂,还用言辞激怒齐王,齐王气蒙了,大吼一声,坐了起来。结果,这一怒治好了齐王的病。文挚却因为失礼被齐王烹了。看看,在古代,不脱鞋就进屋,是要冒生命危险的。

  《孔雀东南飞》里还有这么一句:“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焦仲卿听说前妻刘兰芝又要嫁人了,连忙请假回来,到兰芝家还有二三里的地方,人伤心,马也哀鸣。兰芝熟悉焦仲卿府吏的马叫声,拖着鞋子就匆忙出去迎接他。

  这里的“蹑履”,就是来不及穿鞋,拖着鞋子匆忙出迎。因为古人席地而坐要脱鞋,为了方便,古人在屋里都是赤脚的,遇到紧急情况,只好把鞋后跟压倒,拖着鞋走,这样显得对客人更尊重。

  古时候的草鞋叫做屣(xǐ),或者躧(xǐ)。因为脱掉草鞋是很方便的, 草鞋又是贱物,所以古人常用脱屣、弃屣表示事情很容易,或者把什么东西看得很轻。难怪汉武帝会说:“要是我能像黄帝一样得道,让我抛妻弃子都行!有什么呀?不就和脱草鞋一样嘛!”(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任凭谁闻听此言,都会无语了……现在日本人民生活中仍保存的木屐,就有我们古代木屐的影子。

  “屐”由“履”(表示鞋子)的省形和“支”(表示支撑)组成,本义是木屐,一种笨重的木底鞋。

  尧舜时期的木屐 晋文公有齿木屐

  晚唐时期木屐 南朝诗人谢灵运发明活齿屐——谢公屐

  木屐在中国,是古老而又普遍的一种足衣。尧舜禹以后就有了。晋朝时,木屐有男方女圆的区别。汉代汉女出嫁的时候会穿上彩色系带的木屐;南朝梁的贵族也常穿高齿屐;贵族为了节俭也会穿木屐。

  东晋南北朝到隋唐,木屐这种拖拉随意的鞋简直就是为这一时期名士们的叛逆、追求自然量身定做的,因此这一段时期也是木屐在中国的黄金时代。士大夫不但喜欢穿,还亲手做。南朝诗人谢灵运还发明了一种活齿屐,人称“谢公屐”,这种木屐上山去掉前齿,下山去掉后齿,设计理念简约灵活,要多精巧有多精巧!后来李白都要给他捧场:“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此外,皮革做的鞮(dī)、高力士为醉鬼李白脱的靴……都是古代各种形制的鞋。加上足衣的内衣袜子,罗袜布袜熟皮袜……足衣作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日常服饰,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足衣,与服饰搭配,和礼制随行,牢牢包裹、寸步不离。丰富多彩的足衣, 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工艺、灵感和非凡的创造力,渗透在中国人的情感、习俗、道德、审美、社会制度中,成为一个民族生动的记忆。

  足下有敬,足上有礼。

  鞋子好不好,只有脚知道;鞋子能穿成什么调调,还要看你自己。

  关于“字知”系列:

  《一字知礼》是由北京文化硅谷策划推出的“字知”系列丛书之一。“字知”系列以中华文明汉字库为基础,对“仁义礼智信”进行多媒体、多元化的解读,是国内首个分别以“五常”为核心,以汉字为载体,面向青少年并辐射全年龄层的大型汉字文化类系列产品。《一字知礼》旨在“学汉字,知礼节”,突破传统礼仪给青少年带来的主观说教感,通过汉字和“礼”,生动有趣地重现社会生活,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赋予“礼”创新、欢乐、互动的体验,使青少年从多元角度理解礼、应用礼。目前已经在当当网、京东网、亚马逊网等三大网站上线销售!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京ICP备160362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