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很多古装剧,演绎历史也好,架空历史或是穿越也罢,总让女演员们穿得很少。尤其是唐朝的古装剧,更是打着唐朝“开放” 的旗号,无论什么身份上来都一通露,这一件件袒胸露乳的服饰自然也就成为了话题热点。有热点就有了收视率,主创人员才不管古人究竟怎么穿呢!
一部影视作品是否用心,值不值得一看,从服饰的细节就可以看出来。一个尊重观众,想要给观众好戏看的团队,是绝不会让演员乱穿衣服的。
再说了,要论薄透露,他们还真小看古人了。
你再薄再透再露,也薄不过2100 多年前的一件衣服。
公元前186 年,一位美丽传奇的女子去世了,她就是西汉长沙国丞相轪(dài)侯利苍的妻子——辛追,享年50 岁。这位真正的贵妇身穿20 层衣服,被安葬在重重相套的四重棺椁(guǒ)之中。她躺在大木棺的中央,和长沙国的两任轪侯——她的丈夫利苍、儿子利豨(xī)葬在了一起。他们一起在长沙马王堆的地下安眠了两千多年。只是,她的传奇还远远没有结束,2100 多年后的1972 年,考古学家发现了她……
世人看到她的时候惊呆了!历时2100多年,她的外形完整无缺,全身柔软有弹性,新鲜得就好像刚刚合眼。历史如此悠久的湿尸,她是世界第一。
世人还没惊叹完,又被另一件随葬品夺去了眼球。那就是随即被称为国宝的素纱襌(dān)衣。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辛追素纱褝衣
辛追的这件襌衣用纱料制成,因为没有颜色,没有衬里,出土后就被命名为“素纱襌衣”。
这件素纱襌衣衣长128 厘米,通袖长190 厘米(汉朝服装的袖子要长一些),由上衣和下裳两部分构成,是世界上最早的印花织物。交领、右衽(rèn)、直裾。面料是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约2.6 平方米(比一张大床的床单都大),重仅49 克!不到一两!比一个小鸡蛋还轻!
为了让大家深刻认识这件国宝级的衣服,我们先来认识一些与衣服和面料有关的名词。
人们常说“衣裳”,但是在古代,衣是衣,裳是裳。
甲骨文的“衣”字,上面的部分表示领口,两旁是袖筒,底下是两襟左右相覆的样子,“衣”的本义就是上衣。
“裳”字由“尚”和“衣”组成,“尚”是声旁也是形旁, 有摊开、展开、流行的意思。“尚”与“衣”合起来就表示人们常穿的、展开的下衣,也就是裙。古人的衣裳,“衣”是上衣,“裳”是下衣。想要理解古人的衣服,交领右衽是你必须要知道的。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辛追深衣
衽(rèn)就是衣襟。交领指衣服前襟左右相交。交领右衽, 就是衣襟向右掩(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覆盖右襟),称为右衽;而古代一些少数民族服装是向左掩,就称为左衽。右衽是汉服系列服装中最基本、最核心、最典型的特征。
说到右衽、左衽,孔子有一段话表达得很形象。
子贡问孔子说:“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管仲辅佐公子纠,齐桓公(公子小白)杀了公子纠,管仲不能同死不说,还做了‘仇人’齐桓公的宰相。”
孔子的回答是:“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都要披散着头发,像蛮夷那样穿衣时的衣襟向左开了(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
孔子的高徒子贡向老师询问
其实,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不同体现在很多方面,但是孔子不说别的, 只以发式与衣冠说明, 可见“右衽、左衽”这种服饰上的细节在身份表达上的重要作用。日本至今仍然把穿和服穿成“左衽”视为禁忌,认为那是阴间的穿法。这可真是细节决定族类、衽能决定生死啊!那么,“直裾”又是怎么回事呢?
裾,读jū,是由“衣”和“居”组成的形声字,“居” 是声旁。“裾”就是衣服的前后襟。
汉服衣襟的形式有曲裾、直裾两种。曲裾可以直观理解为一种续衽绕襟的服装。“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曲裾深衣后片衣襟接长, 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经过背后再绕至前襟,然后腰部缚以大带,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
直裾的下摆部分剪裁是垂直的,衣裾在身侧或侧后方,没有缝在衣上的系带,由布质或皮革制的腰带固定。
汉代的直裾服装是男女都可以穿的。素纱襌衣的直裾表明这种款式早在汉初就已经出现了。虽然是出现了,但还不能作为正式的礼服。原因是古代裤子都没有裤裆,只有两条裤腿套到膝部,用带子系在腰间。这种无裆的裤子穿在里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裤子就会外露,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很不恭敬的事,所以外面常常要穿着曲裾深衣。直到东汉以后,随着服饰的日益完备,裤子的形式也得到改进,出现有裆的裤子(称为“裈”)。内衣得到改良,直裾才逐渐普及,并替代了曲裾。既然汉初直裾不算正式礼服的样式,那为什么丞相夫人辛追要用它正式陪葬呢?那是因为素纱襌衣有着独特的穿法。
素纱襌衣这么薄,是不能起到御寒或蔽体作用的,贵为丞相夫人的辛追想把外衣的纹饰不那么直白地露出来,因此在色彩艳丽的锦袍外面罩上一层轻薄透明的襌衣,使锦衣纹饰若隐若现,朦朦胧胧,不仅增强了衣饰的层次感,更衬托出锦衣的华美与尊贵,实在是太时尚了吧!
素纱襌衣的暴露,求的是服饰的层次,为的是尊贵。而当下有的人为了出位,就在服装的暴露上下功夫,恨不得满身只缠几根线到大众面前博眼球。如果是靠这博到了眼球,估计以后穿再多的衣服都不能把曾经脱掉的穿回来,因为这暴露的不是肉,而是自己的底线。
看看,同样的薄透露,在不同人身上,可以尊贵到天上去,也可以低下到尘埃里。
介绍了衣服款式,我们再来说说素纱襌衣的面料:素纱。
素,上面的部分是从“生”变来的,下面的糸(mì)表示丝,素的本义就是“本色的生帛”。引申为本色、白色、质朴。
“纱”字是由“纟”(绞丝旁) 和“少”组成的,“少”表示读音,“纟” 表示纱是纺织品,纱是丝线织成的, 织得比较稀疏或有小孔,比如纱巾、纱布、纱帽等。
纱衣材质
纱很早就出现了,它是由单经单纬丝交织而成的一种方孔平纹织物,经线的密度一般是每厘米58-64 根,纬线的密度每厘米约为40-50 根。一厘米也就手指甲那么长,要容纳这么多纱线,就这都算密度稀疏了……
上乘的纱料,蚕丝纤度匀细。素纱襌衣每平方米纱料仅重15.4 克,并非因为织得孔眼大、空隙多,而是纱料的丝实在是太细了。细到什么程度?丝织学上对织物的蚕丝纤度有一个专用计量单位,叫“旦”,每九千米长的单丝重多少克,就是多少旦。旦数越小,表明丝越细。素纱襌衣的蚕丝纤度只有10.2-11.3 旦,而现在生产的最高级丝织物也得有14 旦,足见汉代缫(sāo)丝技术的发达霸气。
重量仅为49 克的素纱襌衣,除去较厚重的衣领、衣袖、衣襟缘边的绢, 纱衣主体的重量只有20 多克,折叠后甚至可以放入火柴盒中。真正是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它代表了西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那么,这样的针织技术是怎样做到的呢?
“素纱襌衣”代表了西汉初期中国纺织技术的高超水准,也是古代服饰中常见的款式,这种款式并非贵族特有。事实是,即使是贵族,汉初服饰在面料上也没有很豪奢。
汉高祖初期,找不到4 匹纯色的马来拉车,将相也只能坐牛车,刘邦本人对服装在政治、精神上的表达作用,一开始也不重视,还曾经将儒生的高冠用来当尿盆……后来经过叔孙通的说服,才叫叔孙通去制定礼仪,采用秦朝的黑衣大冠为祭服。对于一般的服装,除了刘邦自己当亭长时自创的“刘氏冠”不许一般人戴之外,其他的并没有什么特别强调的禁忌。
经过二三十年左右的经济恢复,到汉文帝时,国家经济状况已得到明显改善,但汉文帝也只穿弋绨(yì tí,黑色粗厚的丝织物),王后的裙裾也长不及地,一切为了节俭。这才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空前盛世。
也正是由于经济得以改善并发展,服饰文化也逐渐由俭转奢。当时纺织品产量不断增长,丝绸出口又换来琥珀玳瑁这些高贵的装饰品,刺激着服饰水准的提高。京师贵戚的穿着打扮,都逐渐超过了王制。比如锦、绣、绮、縠(hú,有皱纹的纱)、冰纨(wán,洁白的细绢)等,本来属于后妃们专用,此时,富商大贾也都穿以为常,在他们家会宾客的时候,还拿这些高贵的丝织品裱被墙壁,甚至贵族之家的侍女也能穿绣衣丝履……
这在儒家看来,是一种尊卑混乱的现象。所以儒家学者贾谊就给汉文帝上书,建议按照儒学传统思想建立服饰制度,但并没有实质的效果。直到东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 年),才制定了官服制度。这一年正月祭祀汉光武帝时,汉明帝和公卿诸侯首次穿着冕冠衣裳举行祭礼,这也是儒家学说衣冠制度在中国得以全面贯彻执行的开端。
可以说,素纱襌衣,浓缩了一个时代,也承前启后了一个时代。
现在是开放社会,流行服饰层出不穷,很多人以穿着大胆来体现自己有个性、思想开放。
我们就说说什么是开放?
“开放”不是你穿得多出位,而是你的眼界、心智能打开多少,你的思想能解放多少。
开放= 知识+ 能力+ 修养。
龙应台形容“国际化”有这么一席话:“它(国际化)是一种知己知彼。知己,所以要决定什么是自己安身立命、生死不渝的价值。知彼,所以有能力用别人听得懂的语言、看得懂的文字、讲得通的逻辑词汇,去呈现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典章礼乐。它不是把我变得跟别人一样,而是用别人能理解的方式告诉别人我的不一样。”
所以说,“开放”是一个相当具有学习精神的词汇。很多人终其一生也做不到。
若是简简单单穿几件奇装异服就“开放”了,那我们改革开放四十年, 那么多有识有志之士为什么还要前赴后继呕心沥血?
怎么穿,是你的自由,体现的是你的品位、礼数和涵养,而不是你的开放。
关于“字知”系列:
《一字知礼》是由北京文化硅谷策划推出的“字知”系列丛书之一。“字知”系列以中华文明汉字库为基础,对“仁义礼智信”进行多媒体、多元化的解读,是国内首个分别以“五常”为核心,以汉字为载体,面向青少年并辐射全年龄层的大型汉字文化类系列产品。《一字知礼》旨在“学汉字,知礼节”,突破传统礼仪给青少年带来的主观说教感,通过汉字和“礼”,生动有趣地重现社会生活,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赋予“礼”创新、欢乐、互动的体验,使青少年从多元角度理解礼、应用礼。目前当当网、京东网、亚马逊网等三大网站已经上线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