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世界上最舒服的工作环境,大多数人会首先想到Google(谷歌) 公司:有滑梯有零食,还有各种休息室、游戏厅、校园一样的园区、设计独特的小空间……到处充斥着舒服的椅子、软软的沙发、造型各异的床…… 让你恨不得马上扑上去放松个够。
很多人扼腕:为什么我们中国就不能这样呢?别说躺着工作了,就是正常坐着都是正襟端坐。从小到大,我们在学校的课桌椅、在家的写字桌椅、在公司的办公桌椅,全都是缺乏科学性的直上直下……
这到底是为什么呀?
说到沙发,中国以前怎么就不流行沙发呢?
如果按常理推论,早在战国时期中国的纺织技术就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了,按理说造个沙发也不难吧?原材料无非就是木头、棉花,就算需要金属,中国的冶炼技术也一直遥遥领先。造一个沙发,捧一本书软软地一坐,再靠个软垫倚着,多舒服!
呵呵,想都别想!还沙发?中国人原先连椅子都没有!那以前的人都怎么坐啊?难道坐在地上?还真是坐在地上!
我们先看看“坐”字。
“坐”字是两个“人”加一块“土”,就像两个人坐在土上,本义就是坐下来休息。古人席地而坐,“土” 就是休息的地方。从这个“坐”字,我们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古人和我们现代的坐姿到底哪里不一样:我们有各种各样舒服的坐法,可是古人是直接跪坐在地上,两膝着地,屁股压在脚后跟上。在我们现在看来,这几乎称不上“坐”,就是标准的跪坐姿势。
古代男女坐姿
这个姿势在“女”字上体现得更明显。
“女”字就像女子跪坐的样子,双手交叉在胸前。为什么“女”字是女子跪坐的样子呢?有人说“女”字像女子跪坐,是表明古代女子地位低于男子。
古代女子跪坐
但中国在唐朝以前没有椅子,就算是男子想要坐,也是要跪坐的。
就说离我们最近的清代,皇帝在养心殿西暖阁召见重臣时,一声赐坐,你以为真像电视里演的坐在椅子上啊?不是!是再跪在设在御前的那些毡垫子上(俗称军机垫),跪谢之后还是跪。而这毡垫子还是皇上体恤,品级低的官员只能跪在殿内的硬砖上,甚至只有跪在殿外的份儿。
我们再回看“女”字。女子跪坐在地上,双手放在胸前,是一个很合乎礼节的姿势,显得女性娴静美好,也体现了古代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
跪坐,又叫正坐,这是一种双膝着地的坐姿。从先秦到五代,跪都是一种坐礼,对坐时表示感激、敬意,行跪礼,如同站立时行揖礼。
“跪”字由“足”和“危”组成,“危”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坐直、毕恭毕敬的样子(见所敬忌,不敢自安也——《说文解字注》)。“足”在这里表示膝盖,“跪” 的造字本义就是单膝或双膝着地,直腰低头,以示敬拜。
但在古代,相互叩拜是对等的,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君王与百官也平等,都采用跪坐姿势见面,只分主次、并不分高下。除非祭拜天地祖宗,才是单方面的拜叩,那也是因为天地和死人是无法还礼的。
古代婚礼上男女叩跪之礼
在古代,最恭谨的“坐” 就是跪,这种双膝着地, 上身重量落在脚上的坐姿,在物理上最省空间,在精神上是最大的自我约束,在形式上表示最高的敬意。我们现在在宗教和传统婚礼上所看到的叩跪之礼,是保留跪坐的虔诚和庄严。
比跪坐轻松的是盘膝而坐,盘踞在地上、床上,都不算失礼。但是,如果只“踞”而不“盘”,就于礼不合了!踞,由“足”和“居”组成,“居”表示读音,也表示身体长时间不挪动位置。“足”和“居”合起来说明“踞” 就是腿足屈曲,说白了就是蹲坐。
这么看来,“踞”好像确实不太雅观。
古人即使独处,也谨慎守礼。《韩诗外传》记载了一个和“踞”有关的故事:
有一天,孟子要休妻,孟母问他为什么?孟子只说了一个字:“踞。” 意思是:娘子竟然蹲着坐!简直太失礼了!而且实在很难看!孟妻就这样踞出了祸。不过孟母更关心另一个问题,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孟子说:“我亲眼见到的!”孟母回答得很是巧妙,她说:“你乘人不备,乱闯人家的私人空间,害得人家被你看到失礼的样子,真正无礼的是你!”一向擅长雄辩的孟子听了,竟无言以对,再也不提休妻的事了。
但孟妻的“蹲踞”还不是最失礼的, 坐姿中更不敬的是“箕踞”(“坐毋箕” 《礼记·曲礼上》)。“箕踞”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
孟子妻子蹲踞
箕踞,就是两脚随意地张开,形状像个清扫垃圾的簸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它与“蹲踞”之别,只在两脚:“蹲踞”耸膝,而“箕踞” 伸脚。
可能有些人还会不以为然:随便放松一下又怎么样呢?
那是你还不知道一件很关键的事。
在汉代以前,古人无论男女老少,是不穿内裤的。汉代以后才出现开裆裤,那也是为了方便如厕,不穿也顺理成章。这样的情形,至少延续到唐朝。
在这种情形之下,你再想想“蹲踞”和“箕踞”的姿势,是不是失礼得让人不能直视?
历史上,能够在大场面中踞着坐的,只有荆轲。
荆轲倚柱箕踞
荆轲在刺秦失败后,身上带着伤,“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史记• 荆轲传》)。在那样的情境下,荆轲的悲剧命运已经注定,英雄气概已经爆棚,再通过“箕踞” 的动作把对秦王的蔑视表达得淋漓尽致,后人才能接受他的无礼。
席地而坐的传统,历经夏商周、春秋战国,长达两千多年;从传入中国的胡床,再到椅子,中国有了正式的坐具,又历经秦汉魏晋隋唐一千年;到了唐代,高足坐具才开始和床榻并处,直至宋代才终于完全取代古人席地而坐的生活习惯。可见,得体的“坐”姿在漫长的三千年岁月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传达着怎样的讯息。
这样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谷歌可以把公司弄得到处都是沙发,而中国的公司却很少这么做。除了现实考虑,更重要的是,在中国人看来,好好坐着是最基本的礼仪,显示的是自律,也是对工作、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只要是中国公司,你就是在办公室里摆再多的沙发,也很少有人好意思真的四仰八叉倒在那“放松”。
得体的坐姿从古代延续到现在。我们在正式的社交场合,哪怕座椅再舒服,也不能随意地倚靠,以免显得懒散没礼貌。我们现在也讲究“坐如钟”:就是要端端正正地坐着,上身挺直,关节平正,两脚自然着地。男士将双腿微微分开,手自然地放在双腿上;女士双腿要闭合,左手放在左腿上,右手放在左手上……看,这种放在现代也最合礼的坐姿,是不是还有席地时代流传下来的“正坐”遗风?
现代男子端坐 现代女子端坐
古人的“坐”,绝对不是为了要让自己舒服的。在有坐具以前,合礼的坐姿只能靠自己约束自己;即使有了坐具,也都是直上直下,没有一款符合人体力学。说白了,中国古代的椅子,是为了让你挺直脊背,严肃认真,彰显威严或恭谨,绝不是让你放松的。
这样你就明白了,你每天坐的课桌椅、办公桌椅,为什么长久以来只在细节上有变化,外形还是换汤不换药的直上直下了。
这样总体平直的桌椅,能让你坐姿端正,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也会使老师和同伴受到尊重,对你的印象分会一路飙升。
还有,别以为沙发软软的就舒服,我们每天上学也好、工作也好,大多数人要在桌椅前连续固定坐几个小时,如果桌椅高度搭配不合理或不平直,才更容易疲劳。更坏事的是,长期歪七扭八的不良坐姿会影响体态,到时候脊柱弯曲、变形、驼背什么的,想要做男神女神可就没戏了。
你看,长辈告诉我们“好好坐着”,多有讲究!如果你不好好坐着, 你永远不知道你会损失什么。也许有你向往的老师或同伴其实也在关注你,你一个随意傲慢的二郎腿,就足以让别人不舒服,打消别人对你的亲近;也许有师长想提点你,你一个四仰八叉的没骨头样,就会让别人不想再搭理你……碰到脾气暴的还给自己招祸:怎么着?瞧不起我?信不信我揍你?!
说到底,好好坐着,能让你迅速进入良好的状态,这状态是你自己的,也是带给别人的尊重。
关于“字知”系列:
《一字知礼》是由北京文化硅谷策划推出的“字知”系列丛书之一。“字知”系列以中华文明汉字库为基础,对“仁义礼智信”进行多媒体、多元化的解读,是国内首个分别以“五常”为核心,以汉字为载体,面向青少年并辐射全年龄层的大型汉字文化类系列产品。《一字知礼》旨在“学汉字,知礼节”,突破传统礼仪给青少年带来的主观说教感,通过汉字和“礼”,生动有趣地重现社会生活,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赋予“礼”创新、欢乐、互动的体验,使青少年从多元角度理解礼、应用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