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宗教 • 正文

法明师父 三十年求佛弘法路之四

发布时间:  来源:珠穆朗玛网

  寺院是佛教事业发展的大本营,它不仅仅是为社会大众提供烧香拜佛、祈求平安的场所,也不单单是出家僧众日常生活学修的场所,更肩负着佛法教育、文化传播、慈善公益等各种的社会责任。我们在建设寺院的时候,需要考虑寺院为社会提供方方面面服务的功能,才能将寺院的建设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

  建寺,是法明师父的一个执着的心愿。作为一个和尚,他对寺庙有着天然的归属感,而且多建寺庙,就意味着可以吸引更多信众前来接触、学习佛法,提升国民素质素养。终其一生,他都愿意为弘扬佛法文化、弘扬爱国精神而奋斗。所以建寺对他来说,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

  法明师父的第十座寺,是在龙川。2002年,法明法师南下广东,初到惠州罗浮山观音寺,后在佛冈观音山王山寺住锡一年,期间在广东的各大寺庙都有参学过,直到2006年才正式进入了河源龙川,独自开山辟路,重建龙川四都鹿湖禅寺。彼时的鹿湖禅寺只有裂缝漏雨的泥土老禅屋,整个寺庙仅有100多平方,甚至没有电,仅是依靠山水流动电机发电储存在电瓶中照明,这也导致了广州、佛山、茂名等地信众纷纷去别处甚至境外拜佛。

  作为一个根正苗红的红色爱国护卫僧人,这对法明师父来说尤为痛心。在他看来,佛教发源于古印度,兴旺于中国,唐玄奘取经带回来的经书都在中国的寺庙里,这些佛学瑰宝是经过中国的高僧们一代代地翻译出来保存至今的,可以说,佛教在中国发展的这两千多年里,深深烙下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刻印。

  彼时国家正在实施“扶贫攻坚”计画,法明师父关注并回应了国家政策,经过考察把寺庙选址定在了广东河源梅州一带,龙川、五华两地贫穷落后,但民风淳朴且环境优美,适宜开发,于是他首先定位于龙川,开始白手起家,独自开山辟路建寺庙。花了6年多时间,终于建起了鹿湖禅寺。

  亲眼目睹法明师父建庙的妙映师父回忆称,当年法明师父到河源龙川选址开发寺庙,而上山没有路,法明师父只能徒手砍掉草木开路上山,“山路上都是蛇虫鼠蚁,师父毫不退缩,即使多艰辛也要坚持下去。那地方本就地处偏僻,荒无人烟,师父便亲自搭起一个小房子,没有厨房,没有洗手间,只有两面墙,有时竟有野猪从房子中间穿过。”她说,“没有讯网没有电,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连到镇上买菜都要走十几公里,师父就会买菜籽回来自己种菜吃,自给自足。”不仅如此,法明师父在建寺前就提前除草修路平地建地基,政府批准动工后也时刻注意监工,保证寺庙的修建品质。日日忙碌,从未休息,在吃喝上也不甚在意,身体状况也没有以前利索了,但是师父乐在其中,他说,要与佛同甘共苦。

  鹿湖禅寺落成后,2009年他马不停蹄地继续建立松风禅寺女众道场。到了2012年,在宗教局戴中添的介绍下,法明师父又相继来到高明寺并筹建龙川县佛教协会办公用房,在草木丛生的老隆镇下泡水村重修扩建高明寺。2014年修缮福兴禅寺,2018年底在梅州五华规划扩建五华天池寺,十几年来,一共帮助河源、梅州贫困地区修缮寺庙五处。随着国家政策一步步迈进,从扶贫开发到脱贫攻坚,再到乡村振兴,法明师父想要为国家出一份力的初衷并没有改变,“最大的心愿就是为祖国红色革命老区多建几处寺庙,吸引大城市的信众前来学佛,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帮助山区农民在发展旅游业中脱贫,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对信众进行爱国护国教育,提升国民素质素养。”法明师父说。

  寺建成了,剩下的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言传身教来引导信众,开展爱国扶贫建寺攻坚战了。2013年,担任龙川县佛教协会的法明师父报请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备案兴建亚洲第一九五开间礼佛大觉宝殿,可供1250人同时诵经普佛祈福,也是他讲经传法的共修圣地。“大觉宝殿”有别于大雄宝殿,区别在于“觉”字。据法明师父介绍,“觉者佛也。大殿正中以楞严法会上二十八位佛菩萨为主体佛像,加以四周11000多尊佛像共成万佛大殿,在此诵经普佛祈福和讲经传法,让所有信众及游客更能感受佛学的真谛和佛法的魅力。”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京ICP备160362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