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河》创作于末法时期,礼崩乐坏,仅以律法约束行径,不以道德规范行止。诚信危机愈发分明,人伦道德备受考验。人类学识颇为长进,脱离文盲,高学资历,工业文明极度发达,物质文明空前绝后,超越数千年历史总和。然而破坏律法者依然不减,精神文明难以时代下的物质文明齐驱并驾,知识提升并未见得道德素质相应进步。自私、贪婪、嗔怒之心无不膨胀,人情冷漠,作奸犯科,未婚堕胎,生态染污加剧,资源浪费不息,贪于物质享受。传统文化处于搁浅状态,仅有少数志士为之坚守。资本丑态日甚一日,精神文明每况愈下,只重名闻利养,凡事以名利为先。人与人诚信危机难以调和,诤诉不休,道德频临崩溃,单单律法作为人性最后底限。
究于人伦道德思考,便有《洗河》创作初衷。通过对社会事件的观察与深思,及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与反思,对传统文化持有中立态度来看待,择其精华,摒弃糟粕,用正确价值观的取向立场来继承传统文化,既鞭笞封建礼教的愚昧,又肯定传统文化对维护社会秩序和家庭秩序带来稳定的一面。采用旧瓶装新酒,延续传统文学创作的规律进行书写,从而造就不同当下风格的文学作品,印有时代的古典风。
《洗河》创作于2005年3月中旬,历时一周创作,初为一万余字中篇。2005年10月在原有底稿基础上二度进行长篇小说创作,2006年7月下旬结稿,用时10个月,创作70万字。2008年再次原版基础上重写,历时一年时间改写完毕,字数仅剩29万字。后又历经十年修改,最终定稿版为23万字。从初稿到成书历经十六载。
《洗河》关注家庭伦理道德,崇尚正义感与道德感,该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洗河》是一部值得借鉴的道德参考书,人生需要在生命长河里接受道德的洗礼,这便是成长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