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侣动物保护志愿者项目办公室11日正式在北京成立,并发布历时3年多完成的《中国伴侣动物保护与公共卫生安全社会调查报告》。报告分析了国内外伴侣动物保护的现状与政策,并揭示华北、东北等地存在的犬肉交易灰黑色产业链给我国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的巨大危害。
原农业部副部长、民建中央副主席路明接受媒体采访
在项目办公室启动仪式上,原农业部副部长、民建中央副主席路明表示,动物保护是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国人的动物保护观念,是中华传统生态文明观的重要部分。哲学上,中国人讲“天人合一”、尊重生命;治理上,儒家讲仁政爱民,仁者爱人,泽及禽兽;信仰上,动物保护与众生平等、万物同情的儒释道教义相融合;社会生活中,保护伴侣动物体现了修身治家、重情重义的社会意识。
路明强调,要科学区分伴侣动物与家养畜禽,去年5月29日农业农村部公布《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狗已从传统家畜“特化”为伴侣动物,不再被列入目录,拥有有别于畜禽的身份。伴侣动物既不属于畜禽,也不属于野生动物,在现实监管中存在模糊地带。他呼吁进一步明确伴侣动物保护的牵头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切实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好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表示,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生态文明建设、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研究显示,有超过70%的人类新发传染病源于动物,动物源性疫病的传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犬猫常患的86种病原体中,可感染人的接近50%。因此,涉伴侣动物不法交易可能引发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殷大奎还认为,防范风险必须以预防为主,防范于未然;必须动员社会组织、企业、媒体和公众广泛参与;必须提升民众生态文明素养,广泛传播生态文明意识,在全社会营造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的浓厚氛围。
中国兽医协会宠物诊疗分会副会长、北京小动物诊疗行业协会秘书长刘朗先生在会上发言
北京市政协副秘书长任学良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伴侣动物已深深融入国人生活,发挥着精神慰籍等不可替代作用。他指出,要倡导科学饲养伴侣动物,明确饲养种类、传播正确理念、及时接种疫苗等;要科学管理伴侣动物行业,明确牵头主管部门,推广宠物电子芯片等身份识别,推动涉伴侣动物的专项立法,落实好涉伴侣动物的监管执法工作。
伴侣动物保护志愿者项目办公室主任、《中国伴侣动物保护与公共卫生安全社会调查报告》课题组组长刘国海介绍有关情况。
启动仪式上,伴侣动物保护志愿者项目办公室主任、《中国伴侣动物保护与公共卫生安全社会调查报告》课题组组长刘国海介绍了有关情况。他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的普及与发展,越来越多的虐待、盗捕、滥杀、滥食伴侣动物的事件从暗处浮出水面,在国内外引发强烈反响和谴责,不仅严重损害我国政府和国民形象,也成为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刘国海说,课题组调研人员冒着巨大风险,暗访了华北、东北地区存在的犬肉交易灰黑色产业链,调查结果触目惊心。由于我国在伴侣动物保护上还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牵头部门不明确、行政监管不力等问题,不法分子长期以来钻政策与管理上的空子,非法从事盗捕、交易、运输、屠宰和加工活动;数量极其巨大的、未经任何检验检疫的犬肉,被端上了寻常百姓的饭桌,埋下了食品安全巨大隐患,成为随时可能被引爆的公共卫生安全“炸弹”。
调查报告还就我国伴侣动物保护提出了对策建议,主要包括: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加快推进伴侣动物保护立法工作;明确部门职责,特别是明确农业农村部牵头相关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强化监管;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源头管理,推广伴侣动物电子标签制度,完善伴侣动物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大数据库,提升伴侣动物保护水平;规范救助标准,完善救助流程;多措并举,充分发挥民间组织作用,等等。
据了解,11日成立的伴侣动物保护志愿者项目办公室,是民政部直管的全国性志愿服务组织——智惠乡村志愿服务中心创立的首个有关伴侣动物保护的志愿者项目。目前,我国犬、猫等伴侣动物的总数已超过一亿只,伴侣动物深深融入大众生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伺养伴侣动物精神需求的增长,伴侣动物数量激增,相关服务产业也迅速发展,总体规模已与社交娱乐视频行业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