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万宏 马晓君 包安太 发自青海格尔木 本文图片由青海格尔木市委宣传部提供) 长江源村村民的幸福生活 走进青海省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金色的阳光瀑布般泼洒在这片藏族风格浓郁的建筑群上——一排排装饰着藏族传统图案的平房仿佛镀上了亮丽的釉彩;汉藏合璧的照壁上“民族团结,构建和谐”几个大字格外醒目;照壁后面,是长江源村小学,宽敞明亮的教室中传来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这里是长江源区最大的移民安置点,村民们全部是十几年前从唐古拉山镇(当年叫唐古拉山乡)搬迁到格尔木的。
唐古拉山镇距格尔木市四百多公里,那里不仅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核心保护区,还是长江的发源地,唐古拉山镇因此被称为长江源头第一镇。 村民闹布桑周清晰地记得十几年前家乡的模样:“唐古拉山镇气候恶劣,老百姓的生活很艰难。那时不少村民的草场已经有了退化的迹象,牧草不够用了,为了养活牛羊,不少村民只得四处买草。”为了保护长江源头的生态安全,更是为了提高当地老百姓的生活质量,2004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对唐古拉山镇的牧民群众实现生态搬迁。 “在不少牧民的心目中,草场和牛羊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没有了牛羊和草场,他们不知道往后的日子要怎么过。”闹布桑周说。 看到这种情况,政府工作人员,一顶帐篷一定帐篷地给牧民做工作,耐心地给牧民讲政策。为了早日消除牧民的后顾之忧,有关部门还组织牧民代表到格尔木参观在建的生态移民村。60平方米的村舍和两百多平方米的配套院落,让牧民们既惊喜又兴奋。 看到政府制定了那么多的好政策,不少牧民心动了。 “我们家是第一批搬迁到格尔木的,保护长江源是国家发展大计,我们理应支持。”闹布桑周说。 就这样,唐古拉山镇6个牧业社128户420名牧民搬到了长江源村。 定居生活给牧民生活带来的便利,很快就体现在了他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面。 “孩子上学方便了。小学就在家门口,中学就到格尔木市的民族中学。老人就医也很便利,从村口打车要不了二十分钟就能到医院。”闹布桑周说。 生态移民政策不仅提高了牧民的生活质量,还解决了牧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60岁的格拉是一个残疾人,十几年前,他的家住在沱沱河边,当年他家一头牛也没有,除了政府的补助,每个月家里的收入只有开心岭煤矿打零工挣到的300元钱。搬到长江源村后,政府每年都会按规定给他发放草场补偿费,仅这笔钱就足够一家人开销了。 可是,搬迁牧民仅靠政府补助过日子,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帮助他们掌握就业技能,依靠格尔木市的就业优势,让村民们尽早融入城市生活,才是工作的重点。 这几年,在政府的帮助下,长江源村先后办起了藏毯厂和手工制品加工厂,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长江源村紧靠109国道,交通便利,村民外出创业十分方便。针对这一情况,2008年,格尔木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帮助村民考驾照搞运输的惠民政策。
44岁的闹布才仁是长江源村第一批拿上驾照的村民,拿到驾照后,他就买了一辆翻斗车,给沱沱河附近的一个建筑工地拉建筑材料,工作虽然辛苦了点,可是收益却大的出乎了他的意料。 “我两年就收回了翻斗车的成本。只要人肯干,就不愁挣不上钱。”闹布才仁说。 如今,长江源村近三分之一的村民拿上了驾照,吃上了“运输饭。” 移民搬迁给长江源村村民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还有村民思想意识的改变。
“没搬迁时,我们社外出打工的人很少,经济收入几乎全靠放牛。”村民索南说。为了帮助村民外出就业,格尔木市委市政府真是没有少下功夫,找就业项目,培养就业技能,开展就业培训……在政府的组织下,长江源村总算是走出了第一个餐饮服务员、第一个出租车驾驶员、第一个可可西里巡山队员…… “我们不能总是靠国家,靠生态补偿款过日子,只有走出去才能挣上钱,才能过上好日子。”索南说。 只有走出去才会有发展,才能有际遇,如今已经成为了长江源村村民的共识。 闹布桑周是长江源村第一个盖起了小二楼的人。 “搬到格尔木后,我就开始做贩卖牛羊的生意,后来又做起了虫草生意,没让自己闲一天。”闹布桑周说。 我们惊叹于闹布桑周家的那份安逸和舒适。做工精美的藏式沙发围墙而立,茶几上摆放着北京稻香村的点心和藏族家庭传统的酥油茶,水晶吊灯熠熠生辉,地暖让整个房间温暖如春,这是一个普通生态移民的生活现状。 在长江源村采访时,我们听说村民拉南才仁家在村口开了一家茶馆,便决定去看一看。 这是一家占地四十多平方米的茶馆,几张高背硬皮沙发,将茶馆分割成了若干个空间,虽然不是营业高峰期,可是已经有几位客人来茶馆消费,细一打听,原来他们都是进藏的司机。 拉南才仁的父亲说:“我们村仅靠着109国道,过往的司机多,我们看到了有钱赚,去年就在村口开了这家茶馆,供司机们打尖休息,生意好的不得了。”
格尔木,民族团结架起连心桥 让我们的目光回溯,1954年,筑路将军慕生忠,以一把插进泥土的铁锹,完成了对这座城市最初的定位。于是,五湖四海的人们齐聚在昆仑山下,用几代人的心血和努力,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将格尔木建设成了一座人口超过35万,面积126220.5平方公里的巍巍大城。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格尔木才形成了包容开放的气质,如今的格尔木,已经成为汉、蒙古、藏、回等34个民族的热血儿女繁衍生息的家园,在格尔木的常住人口中,有31%的人口是少数民族。
这是高原盛夏一个普通的黄昏,我们走进了位于格尔木市郊的长江源村。这是2004年由唐古拉山镇原唐古拉山乡搬迁来的生态移民村。村民才让措正在自家的窗下绣制一幅精美的十字绣。精美的绣片上,不仅有着具有鲜明的藏族风格的吉祥图案,也点缀着牡丹花这种汉族风格浓郁的图案,娇艳的牡丹花和吉祥八宝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奇异的艺术风格。 刺绣并不是藏族妇女所擅长,才让措说,刚搬到格尔木市时,她连汉话都好好说不来,政府为了帮助村民就业,请来了一位汉族老师教村里的妇女绣花。一根绣针牵动的是汉藏两个民族共同谋求发展的情怀和诉求,一根绣线打通的民族团结的心声。在汉族老师的帮助下,才让措学会了除了放牧外的第二技能,如今,十字绣已经成为了她主要的副业。 和才让措一样,长江源村和才让措一样,学会了一门谋生手艺的妇女在长江源村还有很多,生活技能的丰富,极大地提高了家里的生活质量,这让村民们有了一个共同的感受:各民族间的团结,人与人间的互帮互助,是幸福生活的基础。村民们自发地把民族团结进步元素融入其中,他们借助村道两旁的粉壁,把民族团结进步内容变成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图画。这是他们对生活的描画,也是对团结奋进心声的表达。 在长江源民族学校的课堂上,讲解员扎西多杰介绍起学校历史以及民族团结故事头头是道。一句句暖心的话,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了人们对民族团结的热切期望。扎西多杰说,是格尔木市的各民族群众帮助村民实现了致富的梦想,我们忘不了这份兄弟般的深情厚谊。 马哈拉乙从循化老家在格尔木开拉面馆已经有十几年了,他早已将格尔木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他说自己就是一个老格尔木人。提起民族团结,老汉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他只记得,有一年他的阑尾炎犯了,是来店里吃饭的藏族司机将他送到了医院,至今他都不知道这个司机的姓名,还有一年,马哈拉乙的小孙女走失了,是汉族邻居陪着他找遍了格尔木的大街小巷。 在马哈拉乙看来,生活在这样一座城市,是一件幸福的事。 政府的倡导,是实现民族团结和构建社会和顺的最大动力,在格尔木采访期间,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为格尔木市委市政府做出的巨大的努力而感动。 盛夏时节的格尔木绿树成荫,花香遍地,格尔木民族中学内更是呈现出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陪同采访的格尔木市教育局的同志告诉我们,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质量,格尔木市民族中学和格尔木市长江源民族学校共开设了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到了1500余人。校园内,塑胶体育运动场、医务室、图书室、美术室、音乐室、语音室、电教室、科学与劳技实验室以及投影式班班通等教学相应设备一应俱全。格尔木市民族中学还开设了学前教育、小学、初中与高中四个教学部,形成了三种教材,四种语言(蒙、藏、汉、英)的教学规模,学校连续五年获得海西州“高中教学质量优秀学校”的荣誉。硬件投入的背后,彰显的是格尔木市委市政府弘扬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心。 在政府的倡导下,如今民族团结之风,已经吹荡在格尔木市的每一个社区。
在建安社区,七支居民服务队用亲情式服务,营造了各族群众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同时,他们还打造了全市首家文化驿站,充分展示文化的魅力;石油社区的居民们成立了自筹自管的“剪纸爱好班”,学员们不仅传承和发扬了剪纸这一民俗特色手工技艺,更拉近了社区各民族妇女之间的邻里关系;长江源村则以开展大型赛马、藏族原生态服饰展、“拉伊”大赛等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群体性文化活动的方式搭建起民族团结“连心桥”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并通过组织村社文艺联欢、军民联谊、参加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柴达木之夏”广场文艺演出,参加海西州第二届原生态歌曲大赛等活动,不断推进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在创建民族团结示范点的征程中,格尔木市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单位和个人,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已然在柴达木盆地深处竞相绽放,遍地开花。目前,格尔木共创建州级示范点20个,市级示范点30个,以及两个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在全市上下营造了各民族大团结的良好氛围,各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 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携手共进,共建家园。在格尔木,我们几乎处处都能感受得到各民族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