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满玫瑰花的眼睛,是你的眼睛,是我的眼睛,是我们相映的深心……”走出剧场,《相即》的旋律仍在观众心里回荡。 8月10日晚,由上海惠迪吉公益人心理关爱中心原创出品、惠氏营养品独家冠名的“爱生爱、美生美”互动体验心理剧《小艺的故事》第68场演出如约在上海黄浦剧场上演。 本场的互动体验嘉宾“燕子姐姐”陈燕华是《小艺的故事》邀请到的第100位嘉宾。“燕子姐姐”是中国著名儿童节目主持人,甜美的外貌、温柔的声音,使她成为了80年代银幕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几代人美好的童年记忆在《小艺的故事》的舞台上汇聚,并且以流动爱的方式被赋予了更深的内涵。就像第二位体验观众在台上分享的,因为小时候父母很忙,没时间陪伴他,更多的时候是燕子姐姐的节目陪伴他度过成长的时光,所以这次被燕子姐姐感召登台体验,一方面是渴望给到“小艺”关爱,另一方面也为了表达对燕子姐姐的感恩。 最为特别的是,当天台风“利奇马”过境带来强风暴雨,很多人都担心演出能否正常进行。出乎所有人意料,当天的上座率竟达到近70% 。观众们冒着风雨,携亲朋好友一同前来。更让剧组感动的是,强风导致剧场的空调机组进水,开场不久空调就失效了,温度骤然升高,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观众观剧的热情,大家扇着扇子投入的观看演出,从头到尾没有一个人提前离场。这份对《小艺的故事》的深情,让剧组成员感叹“都是真爱”! 与此前67场演出一样,“小艺”和她的家人的情感故事,强烈拨动了嘉宾和观众的心弦,也引发了他们对于家庭、对于公益的思考。 这份感动与思考,来自于舞台上最真切的爱的流动,也来自于舞台下全方位的情的编织。 “小艺”,一个留守儿童的代表:真爱带来希望 “小艺”是一个留守儿童,因为惠迪吉志愿者的关爱,成为爱的自我责任者,她的命运都改变了。而“小艺”只是众多因为“爱”改变的留守儿童中的一个。 2014年7月,惠迪吉志愿者参与团中央组织的贵州留守儿童暑期关爱活动,遇见了“小艺”——一个出生40天父母就出去打工、由爷爷奶奶带大的留守儿童。惠迪吉志愿者以一首《相即》,推动“小艺”一家人流动爱。当“小艺”与爷爷奶奶四目相对说“我爱你”、电话里与远方的父母说“我爱你”时,所有人无不动容。 5年过去了,惠迪吉志愿者仍然和“小艺”一家保持着联系,现在奶奶说起孙女和儿子、媳妇,都很幸福。“小艺”已经上了高中,她说长大要做一名医生,因为“可以救人”。 根据2018年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我国留守儿童数量达697万。他们面临的主要困境不再是物质的匮乏,而是情感的贫瘠、关系的疏离或冲突、不良的应对方式、内心的封闭孤独。如何改善这一现状,让留守儿童们更自信阳光、更茁壮成长?惠迪吉理事长、心理专家孙新兰博士提出了“爱的共振腔”建设理念:“关爱留守儿童的核心不是物质上的资助,而是爱的共振腔的建设。爱的共振腔的核心是每个人都是责任者,都要负起爱的相互流动的责任,来流动爱,来彼此滋养。不是一边倒的同情或照顾,而是两极都负起爱的责任,形成爱的太和场。” 5年来,惠迪吉志愿者走过了贵州湄潭、陕西三原、江西赣州、西藏江孜等14个省市48所学校,开展了“爱的共振腔”系列团体辅导 134场,直接关爱留守儿童及其家庭、学校等人群近 47000人次,入户式家庭心理辅导 945户,电话回访关爱超过9000人次。 最新一份研究结果显示,经过“爱的共振腔”建设系列活动, 80%的留守儿童与亲人的关系有了改善,更为融洽,其中近四成留守孩子与亲人的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会经常拥抱在家的亲人,会跟在外的亲人说“我爱你”;65%的孩子性格变得更为开朗、更愿意负责任,用一位家长的话来说“孩子现在活灵灵起来了”;61%的家长在自己身上也感受到了“爱”的力量,更为安心喜悦,家庭关系更加和睦。 正是由于项目的内涵品质、公益效能及社会意义,2016年11月,惠迪吉关爱留守儿童“爱的共振腔”建设项目入选团中央“伙伴计划”示范项目,2016年12月荣获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小艺”,一个戏剧舞台的角色:真情触动观众 “小艺”也是《小艺的故事》的女主角,舞台上的真情流淌,点燃了众多观众心中爱的火焰。 2015年12月,惠迪吉志愿者根据“小艺”的真实案例,原创了“爱生爱、美生美”互动体验心理剧《小艺的故事》,并搬上了舞台。既让更多人关注并爱到像“小艺”这样的留守儿童,同时也帮助更多的家庭懂爱、彼此更相爱。 《小艺的故事》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舞台剧,没有华丽的灯光布景,没有专业的大牌演员,所有台前幕后的演职人员全部是惠迪吉的志愿者。它结合了“真实公益案例”、“沉浸式话剧”、“真人互动体验”、“心理学WORKSHOP”,原创了一种全新的舞台先锋艺术形式。除了第一部分话剧演绎部分,其他环节全程无台词、无剧本,打破了舞台与观众的界限,呈现出体验嘉宾最真实的生命样态,也让所有观众在其中被触动、被启迪。 如今,《小艺的故事》已在上海、成都、北京、广州、深圳、无锡以及美国纽约等12城市各大剧场演出68场,现场观众逾2万人。在观剧后的电话回访中,80%的观众表示被触动,有观众现场就与亲人流动爱了。一位妈妈当场拥抱了自己的孩子,一位奶奶更是赞叹6岁孙女的变化:“看了剧,我的孙女很多事都自己做了,洗澡、洗碗,还表示关心社会、爱地球。”有一位企业家观众说,“孩子在回去的路上一直没怎么说话,最最让我想不到的是,到家后他看到奶奶就主动拥抱上去。真的希望有机会能参与到(惠迪吉)关爱行动中。” 在演出现场,随着《相即》响起,父子、母女、爷孙之间,彼此深心凝视、深情拥抱,原初感情就这样紧紧相连。 全国巡演北京站嘉宾卢迪在体验结束后分享道:“我们生活中又何尝和爸妈、和孩子抱成一团说爱啊,我觉得这不只是留守儿童的问题,没有这种沟通,人人都是留守儿童。”舞台上爱的不言之教,让观众们学会了如何负起自己的责任,如何流动爱。甚至有企业团队来观剧后,觉得进行了“物超所值的一场团队建设”。 这一份坚实的爱的力量,还震撼了国际舞台。今年2月,《小艺的故事》受邀参加第二届“创新中国文化节”,作为“中国先锋戏剧周”的压轴剧目,以及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支持的“欢乐春节”重点项目之一,在美国纽约2018年托尼戏剧大奖最佳剧院的纽约La Mama实验剧场上演两场,受到纽约观众的高度赞誉。出生于戏剧世家、从业超过20年的La Mama实验剧场艺术总监Mia Yoo女士观剧后泪流满面,她说:“我在这里20多年,这与我之前所有的观剧体验都不同,可以说是前所未见、独一无二的。 “小艺”,众多社会人士的朋友:真心汇聚力量 “小艺”,还是社会各界人士的朋友,他们的真心相助,使“小艺”不断成长。 《小艺的故事》每场演出都会邀请一至两位来自企业、媒体、演艺界的社会知名人士,参与互动体验。在没有彩排、没有剧本的前提下,现场化身志愿者,走进“小艺”一家,关爱帮助“小艺”和她的家人。 截至目前,已有香港导演徐小明、格莱美获奖音乐家Dana Leong、亚马逊中国副总裁叶伟伦、国际超模谢东娜、美国资深公益专家Toby Usnik以及袁鸣、秦朔、袁岳、田朴珺、夏磊等社会知名人士与本场的第100位嘉宾“燕子姐姐”陈燕华一样,作为体验嘉宾,走上《小艺的故事》的舞台,走进“小艺”的家,关爱并帮助一家人。 众多嘉宾合力于爱,自己也获益匪浅。“燕子姐姐”陈燕华在《小艺的故事》心话题环节分享道,“我真的学到了,刚才你们在演绎的时候,我脑子里一直在想原来要这样做,其实最大的主题就是爱,我觉得这个出发点特别好。一个人心里真正懂得爱以后,她的心扉就打开了。” “小艺”的朋友除公益支持全年上海黄浦剧院驻场演出、2场上海大剧院演出的惠氏营养品,还有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吉祥航空、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第一财经等机构,在他们的公益支持和社会责任下,《小艺的故事》被更多人了解,其中所包含的“公益精神”被更广泛地传播。 今年“小艺”的朋友中,又增添了一些热心公益人士。他们定向捐助“墙上的门票”,让“小艺”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们通过观剧,学习如何更好地贴近孩子的心,如何彼此更相爱。在短短6场《小艺的故事》演出中,就有环卫、建筑、家政等行业的400余名进城务工人员受益。上海一位外来务工人员观剧后,立刻给在老家的儿子打电话流动爱,儿子回应:“爸爸,我爱你!”电话结束后一分钟,儿子又主动打回电话,说“爸爸在上海打工辛苦了,爸爸我爱你。”这位爸爸说从未如此满足、幸福。 在各种真心力量的交汇努力下,“小艺”已经不是一个个体,《小艺的故事》也不仅仅是一出剧。她折射出所有人对“爱”的呼唤,透过对关爱留守儿童、公益伦理的探讨及实践,惠迪吉也在舞台上下引发爱的共鸣,合力推动爱和美的社会文化心理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