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工学院“民间艺术家”采访团刘亚兵、姜唯高、王公清、赵冉、付志涛、胡鹏飞一行六人赴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寻访民间中医大师“雷火神针”三十八代传人杨成杰老师。 十一月的寒风彻骨的冷,但是大家依旧早早起床出行。经过一些波折之后,大家顺利到达杨老师住的地方。到达门口后看到寒风中站立着一位老人,原来杨老师早已在门口等候我们的到来,一番问候之后,杨老师热心的把我们接入他的医馆。 医馆墙壁上悬挂着各类书法,杨老细细的给我们讲解出处之后,把我们迎到他了二楼的办公室,在楼梯台阶旁的墙壁上,满满悬挂着各类锦旗。进入杨老办公室,他说起自己昨天早上刚从北京会诊回来,以及今天的安排,一番闲聊以后,大家顺利的切入了采访的内容。 父病原是学医始 杨老生于商丘市黄河故道南岸的一个贫农家庭,而豫东民间自古就有百草治百病的传说和实践。人杰地灵的绿色田野里生长着近八百种野草和植物均可入药,而儿时农村的赤脚医生与大人们的闲聊在杨老的内心深深地打下了烙印。1985年春,杨老身强力壮的父亲因患肝病住进了医院,后虽经过多方求医治疗,花去了全家多年的积蓄,最后还是在负债累累的情况下,目睹了老人被肝炎病魔夺去了生命。父亲的突然病故,像晴天霹雳给了杨老当头一棒,父亲在病床上被肝病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情形不时的出现在杨老眼前,杨老安葬自己的父亲,又想到还有多少家庭因为肝病倾家荡产、衣食无着。于是就大胆开始了自己弃工学医,攻克肝病顽疾的漫漫长路。 遍访天下拜民医 偶然的机会,杨老听人介绍说,在安徽砀山县境内的黄河故道里居住着一位身怀绝技、用传统中医药外治法治疗肝病的奇人老郎中,但是具体的又说不清楚。杨老追根寻源,经多方询问,终于打听到这位老郎中的详细地址,于是只身一人骑着自行车,踏上了他的拜师之路。骑车80公里后到达了老中医的医馆,老郎中见来了为陌生的年轻人,还以为是要看病,当问明来由之后,老郎中说:“年轻人想法很好,但我这是祖上传下来的手艺,祖上有授艺的规矩,现在连内子也没有传。”无奈杨老又返回家乡,回家之后杨老反复琢磨老郎中的话,两天后又骑车去了砀山。这次到了之后,杨老便“扑通”跪在老郎中面前,声泪俱下的叙述自己父亲的因肝病早逝,自己发誓弃工从医的经历,又将自己如何找到老郎中的事情说了一遍。 拜师名医终圆梦 这时老郎中告诉杨老:“‘书中自有黄金屋’你是个文化人,想学医道,必修医德,你回去多看书吧,过着日子再来。”老郎中的一席话,杨老决定一定要拜师求教的心理,回去努力学习,攻读医术。转眼间三年过去了,老郎中见杨老如此忠厚老实,对医学痴迷如往,终于在1987年秋月破例收杨老为徒,举行了简短而神圣的收徒仪式,至此,杨老才知道这位老郎中原来就是“雷火神针”的第三十七代传人。老郎中破例收徒,杨老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为了尽快掌握“雷火神针”的技能,杨老带上行李和医术,离开妻子来到师傅家,形影不离的跟在师傅身边。下山东、走江苏、串河南、跑安徽,跟着师傅到处会诊,而这一学就是七年。 中医威名扬海外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渐回温,中医更是作为国之精粹,慢慢更多的出现在大家面前,而中医文化也正被抢救性的挖掘中。“雷火神针”作为民间一项特有的中医文化,更是越来越多的被运用于生活之中,对于肝病的特效也被更多的人们认可。杨老说:“要让更多的人接触和了解‘雷火神针’,把咱们老祖宗的绝活拿出来,让外国人也看到咱们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现在杨老已经在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开设了医馆,他希望中国的文化可以影响世界,让全世界都认识到中国这个文明古国中医的神奇和博大精深。 寄语少年人: 杨老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并传承中国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之中,戒骄、戒躁,共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